這會子離宴會還有四五個時辰,阿刹派來了專門伺候她更衣妝扮的婢女已經近十人,陣仗浩大,令她不堪承受,簡直比她當初大婚還隆重非常。她瞎想著,如果阿刹結婚,那還不把這東宮塞滿了?
她報怨了幾句,小婢們還笑話她,說這十二單絕非尋常人等能穿的。她還想探問一般何人穿,卻被領班老嬤嬤打斷,小婢女暗自吐舌被支走去拿胭脂。這下她心中隱約有些不安,當看著兩婢拿起那件緋色唐衣為她展示時,她的魂兒也被那富貴華麗的濃重圖案所吸引,牡丹綴重穗,繁花堆錦繡,片染金霞微露含,斜披辰星落滿天,美,真是美嗬!
愛美之心,女子尤盛。今日,算被托綴累死,她緊皮咬牙,上了。
她以前聽,僅是單衣上疊出12層被稱為圭的服裝,圭輕薄透明,多層圭疊起時仍能隱約看見單衣或表著的顏色圖案,將倍添朦朧恍惚的美感。而這東淩的12單又與她所知的不甚相同。
第一層是一件白色的短衣內襯,下麵一條裙褲作“下襲”,色芳紅。
第二層在襯上,稱為“單”。
第三層是著名的“五衣”,顧名思義“五衣”是由五種顏色紡織成的。五衣起起襯色作用,色彩非常講究濃淡的搭配。由於現在盛夏,故選用最為輕薄的絹絲織成,穿上後對整套衣服有畫龍點晴的作用。
第四層是“打衣”,它的光澤更勝於五衣,緋殷色,飾以菱形圖案,落腳處有滾海紋。
這四層還隻能算是內衣,真章處從打衣外開始。
第五層為“上衣”,是整套12單中製作最精細華美的地方,采兩重織法,浮紋與地紋相形相依,明暗相映,地紋隱現,實在佩服他們的織造水平。
第六層是“外褂”,圖案選作當季粉色櫻花,從腰際碎落於腳邊,典雅不失俏麗。
第七層稱之為“裳”,顏色同樣鮮豔無比,由上至下次遞淺深。後背自腰向下稱為“大腰”,以八幅折裙向後直至拖曳於地麵的為“延腰”,係於腰間為“小腰”。到了這一步,12單已基本成形,而她覺得最紮眼的,就屬這件了,迤地平鋪足有一米遠,行走間當真迤邐一片風情萬種嗬!由於束腰僅在胸線下輕輕一紮,下擺又龐大無比,她五個月的肚子完全掩在了裏麵,分毫瞧不出。
第八層就是那件橘色“唐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