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知他還沒有喝上一半,就被一隻手奪過了手中的酒杯。
杜飛抬起頭醉眼朦朧的向那人看去,竟是自己的老相識王明陽。見了他之後杜飛有些不好意思,自己不辭而別又屢屢拒絕他的邀請。著實有些不成禮數。
但是王明陽絲毫沒有為這些芝麻綠豆的事而傷神。他隻是叫老板又拿來一隻酒杯,跟杜飛對飲起來。
兩個人仿佛又回到了幾十年前那個清風細雨之夜,一塊暢談若幹年來自己的種種坎坷,種種得意,種種不甘和遺憾。
原來王明陽在上次與杜飛相遇後就參加了科舉,考取進士之後曾擔任銅川知府,隻是因為看不慣當時跋扈的汪直,在汪直駕臨銅川時沒有殷勤接待,獻上賄賂而被找了個借口革職罷官,貶為庶人。
之後他就開始漫長的悟到之路。官場的失利反而使他擺脫了束縛,將全身心的投入到對“理”的潛心鑽研之中。那次跟杜飛的相遇使得他對自己的理念研究有了更高的要求。幾十年間他遊遍名山大川,觀曉世間萬物人間百態,對“理”的認知又提升了一個層次。他認為不僅僅要“知行合一”還要“知行並進”,知行合一大家都知道是怎麼回事了,那就講講何謂知行並進吧。
知行並進是相對於宋朝的理學家程頤所提出的“知先後行”而言的。知先而後行的意思就是說一個人要先掌握了書本上的知識,然後才可以走出門去進行實踐探索。(是我國現在的教育模式)而知行並進則是反對將書本上的,或是抽象的知識的學習與實踐想脫離割裂。主張一邊學習書本上的知識和前人的經驗,一邊自己動手實踐,自己親身探索來補充前人的不足和遺漏。並且將那些抽象的書本的知識運用於實際生活中。(原諒我不說文言文,實在太繞!)
這些理論當然在現代看來不算什麼,但是第一個將此理念提出的毫無疑問隻有王明陽一人,在他之前的陸九淵理學有著極大的缺陷,他的精華被王明陽所繼承發揚,並在此的基礎上建立了自己的一套獨立完善震鑠古今的巨著《心學》。
當下他就對杜飛侃侃而談自己近些年間的心得,聽的杜飛入了神,一時竟忘記了自己的傷心之事!
他也開始對王明陽訴說自己這些年的離奇境遇,說到傷心處黯然落淚,說道離奇之處他緊緊地盯著王明陽的眼睛,生怕他不相信。但是他在王明陽那雙飽經風霜卻又依然清澈的眼睛裏隻看到了信任,真誠,和理解。他懸著的心漸漸的放了下來,最終猶豫著把正在困擾自己的這件事跟王重陽說了,並請他給自己拿個主意。
王明陽將手中酒壺中的殘酒一飲而盡!他望著滿桌的酒壺,覺得差不多了,便用方巾擦擦嘴,站起身便要走。
但是就在他左腳出門的那一瞬間他突然轉過了頭:“去見見她吧~我明天晚上會找柳無垠去喝酒。”說完他頭也不回地走了。
聽了王明陽的話杜飛總算是拿定了主意,他決定去見韓影。今天他總算沒有喝醉,沒有靠別人扶,而是自己默默的走回了房。
第二天,杜飛整整一白天時間都在想要跟韓影說什麼,要怎麼說,他自言自語的在隔音效果很差的小客棧內演練了一天,搞得鄰近幾個屋的人都怨聲載道。都說自己旁邊的屋裏住了個瘋子。
眼見夜幕正在一點點降臨,杜飛愈發的緊張不安。他來回的在屋裏渡著步。就算是跟叛軍千軍萬馬廝殺的前夕,跟枯鬼一門群鬼作戰的日子,還有跟鬼族對抗的夜晚他的心境也沒有這麼坎坷過。他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怎麼了。一個女人給一個男人帶來的影響是不可估量的強大!
此時柳無垠已經應邀赴宴,韓影應該獨自在家。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留給杜飛的機會也正在一點點的消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