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青黃不接”的顧家(3 / 3)

“老顧的幾個兒子,都從事什麼工作?他們多大年紀?他們的子女,如今,又在做什麼?……”薛將軍並沒有正麵回答薛玲的問題,而是“劈裏啪啦”地問了一長串問題。

被一大堆問題砸中,砸得有些頭暈目眩的薛玲,連連翻了好幾個白眼後,才終於將自己那不知飄到何處去的思緒給揪了回來。

“好吧……我竟然也犯了‘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錯誤了……”

捋順自己腦海裏那些問題,並將顧家第二代和第三代的成就,和薛家、林家、王家這幾家第二代和第三代的成就對比,立刻就讓薛玲找到了風光顯赫的顧家目前存在的最大問題——青黃不接!

簡單地來說,薛家長子薛建國,今年,已經是n市陸軍某團團長。

薛家長孫薛誌華,也早早就參軍,早在21歲的時候,就憑借自己立下的功勞而被提拔為連長。今年,也不過才23歲,卻已經奮鬥在副營長的道路上。按照目前的發展軌跡,怕不超過兩年,就能成為一名極年輕的副營長。

顧家長子,雖然,也是陸軍某團團長,但,這是一個駐京部隊,所以,能升到這個職位,一半是他自己的能力,一半卻是坐鎮京城的顧參謀長的麵子。

顧家長孫顧清風,今年25歲,因為和薛誌華家世身份地位年紀相當的緣故,而一路從小比到大。如今,雖也是某部隊的連長,卻是在23歲即將滿24歲的時候,才被提拔的。

在外人看來,能在這個年紀成為連長的,不僅有能力,也有關係,以後,絕對前途一片光明。但,一旦和21歲,就成為連長的薛誌華相比,雖談不上“秒殺”,卻也是真正地落後一大步。

如果說,這些,都能利用其它的渠道彌補回來,比如說,世家慣用的“聯姻”措施,那麼,顧家長房除了顧清風外,就隻有今年10歲的顧清雨,顧家二房、三房和四房加起來的兒子,也才僅僅六個,而,薛家長房,除了長子薛誌華,還有21歲的薛誌慶,17歲的薛誌剛和14歲的薛誌勇這四個兒子,二房、三房和四房,也仿佛被“生兒子魔咒”給籠罩住了似的,通通都有年齡相差不是那麼遠的四個兒子,這一點,瞬間,就將顧家給秒殺了!

農村“重男輕女”,是因為,兒子是家裏主要勞動力。

而,部隊裏的人,同樣“重男輕女”,是因為,兒子不僅是家族培養的對象,也是未來接手自己軍中奮鬥多年才積攢下來人脈勢力,等一切有形和無形東西和資源的接班人。

說句不好聽的,如果,在執行任務的時候,顧清風出了什麼問題。哪怕,僅僅隻是受重傷,並沒有缺胳膊斷腿,隻是不能再參加部隊正常的訓練,卻也因此幸運地撿了一條命回來,但,顧家第三代的領頭人效應,也會因此而夭折。

顧家多年在軍中經營布置的勢力和人脈,也會落入旁人之手。

即便,背靠顧家,借顧參謀長的權勢地位,顧清風由奮戰在第一線的軍人,變成後方留守的軍人,再或者,像顧參謀長一樣轉文職,也無濟於事。

畢竟,軍隊這地方,曆來崇拜強者。而,在和平年代裏,想要盡快達成升職加薪,走上人生巔峰的目標,除了奮鬥在第一線,出任務,刷軍功,還能有第二種方法嗎?

當然沒有!

“怪不得……”想通這一點的薛玲,也不由得喃喃自語起來。

確實,哪怕,一個人的心胸再如何地寬廣,但,自家四個兒子,加起來,才得了八個孫子。偏偏,“朋友”,或者,應該說是“仇敵”家,同樣四個兒子,加起來,竟然足足有十六個孫子,讓人如何不生出羨慕嫉妒恨的情緒來?

尤其,顧參謀長的八個孫子中,年紀最大的25歲,最小的才4歲,十歲以上和十歲以下的,各四個!

偏偏,薛將軍的十六個孫子中,年紀最大的23歲,最小的都有12歲,20歲以上的,都有六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