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番外1 王紅的恨(4)(2 / 2)

要麼,這人犯了天理難言的大錯;要麼,這人牽涉到派係爭鬥,被人推出來,作為那枚“棄子”;要麼,這人就是單純地得罪了某位大佬,成為一枚紮紮實實地“炮灰”。

“薛將軍出手了?”林建軍放棄掙紮,一臉頹然中,蘊含著讓人震驚的決然,“你們就放任薛將軍,插手g軍區事務?”

“因為薛將軍是碩果僅存的開國元老之一?因為薛玲是薛將軍捧在手心裏疼寵的‘小公主’?”……所以,其它的人都不重要?!

“你覺得呢?”文嬸心裏的滿意瞬間就消失,取而代之的則是濃濃的“恨鐵不成鋼”:沒想到,林建軍和王紅相處的時間少之又少,卻依然受了王紅那詭異思想的影響!

幸好,今年,林建軍才十四歲,還可以糾正過來,否則,再過幾年,等林建軍的“三觀”定性後,想要再重塑,就必需先打碎之前的觀念。那樣的痛苦,即便沒有親身經曆,卻也能想得到!

“如果沒有確實的證據,如果不是查探到的事情觸到了底線,你覺得,部隊就會真忍心放棄這樣一個優秀的苗子?”

林建軍低頭不語,然而,都說“知子莫若母”,見狀,文嬸又如何不知道林建軍“想歪”了?若不能及時糾正過來,隻怕,後患無窮!

“四年前,部隊組建‘尖兵連’時,原本是屬意你爸當‘尖兵連’連長的……”

自古以來,這斷人前程,猶如殺人父母。這樣的深仇大恨,哪裏是輕飄飄幾句話,就能一筆勾消的?

尤其,在機會近在咫尺,伸手就能握住,卻偏偏因為小人之故,而離自己遠去的情況下!

林建軍心裏一個“咯噔”,忍不住抬頭,打斷了自家母親那到了喉嚨的抱怨話語:“醫生不是說了,爸是因為對蝦過敏,才會被送到醫院搶救的嗎?”

“你爸出生在海邊的小漁村,從小到大,吃過的魚蝦蟹,數也數不清……”

文嬸歎了口氣,當時,他們心急如焚,隻想著將身體盡快養好,最好,不留任何後遺症地回到部隊,並沒有細查下去。再說了,誰能想得到,這所謂的“蝦過敏”,追根究底,竟然來源於自己信任到將後背交托的“兄弟”的算計?

“三年前,薛玲意外暈迷,被王紅救了的那一天,你們幾個同學,怎麼就突然跑到了家屬院門口?”

說到這兒時,文嬸特意頓了頓,看了眼陷入回憶中,不知想到了什麼,竟驀然臉色大變的林建軍:“若我沒猜錯,隻怕和王勇有關吧?”

“你們就沒好奇過,為什麼,從那樣一個窮山溝裏走出來的王勇和王紅兄妹倆,身上沒有絲毫屬於農村人見到城市人時,那打心眼裏發出來的自卑怯懦?”

“你們就沒想過,才來到小縣城,連家屬院都沒摸清楚的王紅,為什麼會突然跑到那樣一個偏僻的小巷子,就那樣巧地見到了被人揍暈過去的薛玲?為什麼王紅敢確定,薛玲也是大院的姑娘,而毫不猶豫地將薛玲帶回大院,而不是選擇送到附近的醫院裏去?為什麼,你們一行人,就那麼巧地在王紅將薛玲一路攙扶到了家屬院的時候相遇了?”

……

一個又一個問題,猶如一盆又一盆冰水,從林建軍頭上澆下來,瞬間,就將他凍了個透心涼!

有些事情,經不起推敲。

而,越思索,越琢磨,就會越發地惶恐!

眼下,林建軍也如此。

大院子弟,就沒幾個是蠢得無可救藥的。尤其,林建軍還是林家這一代的“嫡長孫”,從小到大受到的“精英”教育,那是旁人無法想象的。

隻不過,之前,林建軍生活的京城大院裏,男孩子多,女孩子也不少。即便一不小心,落入旁人的算計中,卻也能在“兄弟”“死黨”的提醒下,很快就察覺到這一切。唯獨g軍區這兒,和他年紀相當的“兄弟”,也就隻有王勇一人。

偏偏,王勇還是王紅的親哥!

都說“獨木難支”,更何況,對王勇和王紅兄妹倆,林建軍從沒生出過提防戒備之心。故,一方早有謀算,一方卻坦陳相見,哪方會贏,哪方會輸,那是用膝蓋都能想到的!

若非,薛家事發……

一念及此,哪怕在自家母親的指點下,跳出這個怪圈,真切地以一種“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姿態,明白了自己過往那些年犯的蠢的林建軍,也不由得麵色一白,後背發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