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四章 見招拆招(2 / 2)

唯一體型不吃虧的諾維斯基,經常被加內特拉到罰球線附近,而且他也並不是以籃板能力出色聞名的大前鋒。

一時間,小牛籃下風聲鶴唳,不但快攻沒打出來,反而因為丟後場籃板被湖人壓製在半場連續攻了四個回合,最終由比盧普斯命中三分,湖人重新穩住局勢。

當你的球隊中,擁有本·華萊士這樣的籃板高手,以及阿泰斯特這樣的肌肉棒子,而對方的陣容中甚至沒有一個籃板水平達到平均線的球員,那麼,衝搶前場籃板可以成為壓製對方快速反擊的有效手段。

湖人的進攻出手更多位於中距離,這樣並不會有太多長籃板產生,而小牛為了保護後場籃板,不得不全員回收籃下,依靠人數優勢來抗衡本·華萊士和阿泰斯特的衝搶,也就無法第一時間快下形成反擊了。

邁克爾·芬利是標準的得分後衛體型,在老尼爾森的跑轟陣型中被頂到了小前鋒位置。這使得已經年滿30歲的芬利,不得不與年輕力壯一身橫肉的阿泰肉搏。

這並不是芬利喜歡和擅長的打法,勉強打滿首節之後,他的體能便亮起了紅燈,甚至出現了投籃三不沾的情況。

老尼爾森隻好在第二節初,換上了墨西哥人埃東多·納胡拉。

納胡拉沒有什麼進攻能力,全靠拚勁,不惜命地拚搶籃板,才在小牛陣中占有了一席之地,老尼爾森同樣希望他的上場能夠緩解諾維斯基的壓力,至於布拉德利,大竹竿早已被棄用,季後賽基本沒撈到出場機會。

在西決這種等級的比賽中,教練為了避免意外,輪換陣容會縮短到8人左右,個別極端的教練會祭出7人甚至6人的主要輪換。

湖人的輪換陣容較為穩定,禪師在第二節初換上了德裏克·費舍爾,布拉德·米勒和傑拉德·華萊士,這也是季後賽以來湖人隊的常規輪轉。布拉德·米勒收縮在內線,主要任務是護框,加內特和科比放心大膽地對諾維斯基和範埃克塞爾進行貼防,傑拉德·華萊士負責照顧沃爾特·威廉姆斯,費舍爾盯防納什,至於納胡拉,他隻要不在三秒區內出手投籃,基本可以不用管他。

進攻時,布拉德·米勒和加內特形成高低位,給科比充足的空間去攻擊小牛薄弱的內線,加內特也加強了個人進攻,諾維斯基同樣拿加內特的翻身跳投和迅捷突破沒有什麼辦法。

老尼爾森見沃爾特·威廉姆斯的效果不佳,又重新換上了擅長蓋帽的拉夫倫茨,來保護內線。進攻端,拉夫倫茨充當擋拆後外拆的牆,配合納什和範埃克塞爾輪流進攻,分擔諾維斯基的壓力。

比賽在兩位教練的博弈中,走完了上半場。

科比和加內特均打滿了上半場,而小牛方麵,諾維斯基和納什同樣沒有得到任何休息時間。

湖人以53比48暫時領先,科比13投6中拿下16分,表現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