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文化創意產業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模式研究(2 / 3)

發展陶瓷非物質文化創意產業,不僅能夠保護陶瓷非物質文化遺產,而且還能傳承;不僅能夠為景德鎮城市帶來新的發展活力,更是能夠帶動其它相關產業鏈的發展,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增加市民收入,提高景德鎮的城市競爭力,提高其在國內外聲譽。

景德鎮陶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思路

在市場經濟的背景下,景德鎮市政府可以通過製定並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鼓勵陶瓷文化科研機構和藝術大家為陶瓷產業提供國內外先進知識,利用政策傾斜引導陶瓷企業形成文化創意集群,進而在發展壯大景德鎮陶瓷文化創意產業的同時,也自然地完成了對景德鎮陶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

(一)企業為主體形成陶瓷文化創意產業集群

“空間集聚”是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主流趨勢。因為,在一個產業集聚區內,企業能夠形成規模經濟,降低相關的交易成本,並且還能分享集聚區內的信息資源,這大大地降低了企業的成本,提高生產效益。

首先,景德鎮陶瓷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應該以陶瓷文化產業為重點,以大型企業為主題,以區域品牌為依托,通過打造由陶瓷原料、陶瓷生產、陶瓷銷售、陶瓷設計等組成的陶瓷文化創意企業的聚集區,以及形成教育培訓、陶瓷創意產品展示與發布和陶瓷產品營銷策劃等配套企業的聚集區,促使相關資源要素如信息、資金、創意人才和創意意識等,在區域上形成集聚,以專業化分工與協作的原則,建成一個由文化創意企業、相關支撐機構組成的企業組織,通過這種相互鏈接的企業組織,構成立體的多重交織的產業鏈環,從而提高景德鎮陶瓷文化產業的創新能力,而且這不僅能夠創造可觀的經濟效益,還能夠起到宣揚陶瓷文化的功能,無疑對景德鎮的陶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起到積極的作用。

其次,依靠環球陶瓷、法藍瓷等品牌企業的影響力,帶動在景德鎮高新技術開發區之中的陶瓷工業園的建設和發展,進一步促進陶瓷文化創意產業製造的集聚。通過加大力度發展高端藝術陶瓷、日用陶瓷、工業陶瓷、高新陶激勵鼓勵相關企業將自主知識產權轉化為具有市場競爭力的陶瓷文化創意產品,從而為陶瓷文化創意產業企業的產生和發展提供更多有利的機會,進而實現產業、學術、研究的一體化。

(二)政府提供製度環境支持

製度環境是影響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外部環境因素。政府要采取相關政策和策略對創意產業進行引導和規範。一方麵,政府應當加強景德鎮陶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的法律性保護製度的改善;另外,政府應當進一步加快完善和出台支持相關配套政策來保障陶瓷文化創意產業的健康發展,促進景德鎮陶瓷產業融入環鄱陽湖經濟區,依托該經濟區的產業集聚與擴散效應,進一步刺激景德鎮陶瓷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

第一,政府應當加大對景德鎮文化創意產業的扶持力度,增加資金投入,切實做好激勵政策支持,製定切實可行的產業規劃,通過立法手段引導和保護陶瓷文化產業的發展,完善相關政策和製度。首先,從深化體製改革、促進文化產業發展、鼓勵文化產品和服務出口等方麵完善和出台政策,並且保證相聯係的經濟政策的配套,促進市文化產業發展專項基金使用的合理化。其次,製定與景德鎮陶瓷文化資源分布相匹配的陶瓷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空間規劃,並且建立和幫扶陶瓷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和產業基地。

第二,通過製定和完善相關創意產業的知識產權保護製度和體係,為陶瓷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提供一個公平的發展環境。

第三,建立健全陶瓷文化創意產業監督製度。一方麵,我國目前市場經濟體製以及法律法規還有待完善;另一方麵,市場經濟主體具有實現利益最大化的目標,以及管理者、經營者、消費者、所有者等的市場意識及法製意識還比較薄弱,這就導致了一係列破壞資源和環境的開發經營現象。所以,應當建立完整的、獨立的陶瓷文化資源保護與開發監督管理機製。該機製包括國際、國家以及地方規劃係統三個層次的法規監督,以及增設社會公眾與大眾媒體的監督和製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