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世界弘美圖書館(3 / 3)

該館內部大廳五層鐵藝雕花走廊,圍起高達18.6米的中庭。排滿書籍的書架在精美的雕花圍廊和大理石廊柱的後麵俯視著黑白大理石地麵。整座圖書館華麗莊嚴,具有古希臘後期建築風格,是美國最美麗的圖書館之一,被譽為“書籍的大教堂”。

●巴西裏約熱內盧葡萄牙皇家圖書館

1837年,葡萄牙殖民者為了在他們的海外殖民地弘揚葡萄牙文化,在巴西裏約熱內盧建立了第一個葡萄牙文化院。這所文化院後來被命名為裏約熱內盧葡萄牙皇家圖書館。目前它是葡萄牙海外最大和曆史最悠久的圖書館,藏書35萬冊,其中有許多從葡萄牙本土直接運來的珍本和古籍。

裏約熱內盧葡萄牙皇家圖書館具有典型的南歐晚期哥特式建築風格。最令人歎為觀止的是它的內部裝飾設計。近兩米高的大理石、象牙和銀質藝術雕塑襯托著多層精美的藏書壁櫥,在穹頂五彩玻璃透射下來的天光的輝映下五彩繽紛,被公認為世界上最美麗的圖書館。

●倫敦大英圖書館老閱覽室

19世紀50年代,倫敦大英博物館圖書館需要一個足夠大的閱覽室,於是當時著名的建築設計師辛德尼·斯默克在博物館的大中庭中央設計了一個圓形的高大建築。它以羅馬先賢祠為模,用鑄鐵骨架懸吊起直徑42.6米的巨大紙漿混凝板穹頂,十分雄偉氣派。除了新型建築材料外,它還采用了當時最先進的通風和取暖技術,堪稱19世紀中期科技的傑作。

閱覽室於1857年5月2日揭幕時,一周內有6.2萬人前來觀光,盛況空前。一個半世紀以來,有許多著名政治家和文學家在這裏博覽群書、思考世界命運或者構思不朽篇章。其中有無產階級革命導師馬克思、列寧,有聖雄甘地,還有大文豪蕭伯納、馬克·吐溫和王爾德等。

1997年大英圖書館遷到新址,老閱覽室暫時關閉。2000年它以新的麵貌重新對外開放。著名建築大師諾爾曼·福斯特為它設計了一個巨大的網狀天穹,把老閱覽室罩在了大英博物館的大中庭正中央。它的用途也從閱覽室變成了儲藏與博物館有關的曆史、文藝和旅遊等內容的現代信息中心,同時常年舉辦不同主題的展覽。2006年,大英博物館宣布對老閱覽室進一步修繕,準備在2012年迎接來自中國聞名世界的秦始皇兵馬俑。

●加拿大國會圖書館

與加拿大遼闊的國土和世界其他大國國都相比,首都渥太華是一座不太起眼的小城。最使小城生輝的是坐落於渥太華河畔、在新大陸難得見到的仿中世紀哥特式建築——加拿大國會大廈和它的圖書館。

1857年,英國女王維多利亞決定將她的總督府建在渥太華。加拿大國會和圖書館也隨之在渥太華奠基。它借鑒了大英圖書館閱覽室的設計思想,被設計成一個與國會大廈主體分開、通過一條內部走廊與之相連的獨立的圓頂建築。圖書館位於國會大廈兩翼的背麵正中央,麵向渥太華河。16條哥特式飛簷支柱環繞建築主體,巨大的綠色多角型尖頂氣勢宏偉,與國會大廈高高的哥特式尖塔相呼應,肅穆莊嚴,彰顯古典之美。

圖書館內部主體是一個圓形拱頂大廳,四周布滿了環形鬆木多層書櫥。書櫥上雕刻著各種精美的圖案裝飾,包括花卉、傳說中的動物、古代族徽和加拿大最早的七個聯盟省份的省徽、圓廳的中央矗立著維多利亞女王的大理石塑像,在四周棕紅色書櫥的圍繞下顯得十分高貴威嚴。

加拿大國會圖書館有藏書60萬冊,主要為議員們工作提供文獻參考,也有限地為公眾提供資料查詢。而圖書館的中央廳作為渥太華的一個重要觀光項目,有組織地對外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