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大盤?
隨筆
作者:操刀客
東北人很實在,體現在東北菜上,直觀的感受就是“分量足”。一般而言,東北的飯店上一個菜,分量差不多能有上海相同的一個菜的兩倍以上,所以南方人在東北點菜之前最好先看一眼周圍桌上菜品的分量再確定點幾個菜,要不然就會“吃不了兜著走”。
但東北人還覺得這樣不夠,還需要更大的盤子才能體現出熱情,就連做生意的飯店有時候也會互相比拚誰的盤子大,仿佛盤子大就能證明老板“為人民服務”的滿腔熱血。記得九十年代在長春,有一條街因為餐館之間互相比拚大盤子,以至於那條街被當地人俗稱為“大盤子”。打車的時候你隻要說去“大盤子”,司機就會準確無誤地把你拉到這條街,參與大盤子PK。
去過幾次之後,就不願意再去了,那個地方的餐館全都忙著用更大的盤子招呼客人,完全忘記了菜肴的要緊之處不是盤子而是味道。有一次招待幾個朋友,五個人點了三個菜,竟然還剩了一半,朋友們都在驚呼盤子實在是大,但說到味道就往往搖頭,的確不足道哉!
盤子隻是盛菜的器皿,菜肴本身才是真正滿足食客口腹之欲的載體,忘記了這一點,就算你做個天大的盤子免費請人吃,也是枉然。
中國互聯網正在進入“大盤子”時代,隨著京東、阿裏巴巴的上市,幾大互聯網巨頭都插上了資本的翅膀,腰杆硬了、底氣足了、口袋鼓了,於是乎,開始做互聯網“大盤子”了。
阿裏巴巴上市之前瘋狂地收購了一堆公司,分析師們絞盡腦汁也不明白這些收購與阿裏巴巴主業之間的關聯,於是就隻好簡單地歸結為“在下一盤很大的棋”;騰訊截至8月份,出資530億元收購了各類公司,大家能看出的就是遊戲全產業鏈,其他的都看不明白,最後隻好歸結為馬化騰在“玩一個很大的遊戲”;百度收購的動作沒有前兩個那麼大,但也是出手頻頻,在中國大陸搜索市場一家獨大的情況下,李彥宏急於平滑過渡到移動互聯網,也可以說在“整很大的動靜”。
這些盤子越來越大的公司,他們給股東帶來了什麼樣的收益呢?給市場貢獻了什麼樣的價值呢?似乎都不清楚。換句話說,這幾家互聯網巨頭在並不清楚方向的情況下都把自己整成了“大盤子”,給市場的貢獻就是比拚誰的盤子大,至於整大帶來的價值麼,就暫時沒有考慮了。
此類做法與長春那條街道的小餐館似乎沒有什麼區別,你的盤子大,咱的盤子就更大,一輪接一輪循環往複,導致了所有餐館的盤子尺碼升級,而口味呢?服務呢?風格呢?就都不在考慮範圍之中了。這樣的餐館,開始會有新鮮感,但味蕾會一次又一次真實地告訴你,這些已經不是餐館,而是盤子秀。
中國的互聯網,最好不要僅僅成為大盤子PK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