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賽每一場出場順序,都是由裁判長在賽前抽簽確定的,山東隊的排列和出場順序都很好。
談到決賽中付高峰受傷,翟教練說:“付高峰打法硬朗,意誌品質好,也是一名國家隊運動員。我認為他是國內目前本級別中最優秀的運動員,曾經戰勝過穆斯裏穆。”當晚付高峰的眉骨被打開後,翟教練有些著急,當看到口子不是很大,經過處理後應該可以繼續比賽的時候,才放下了心,但依舊很擔心受傷會擾亂付高峰的戰術安排。第一局結束中間休息時,翟教練見他很衝動、很想去拚,對他說:“一定注意手抬高,要進攻對方,少防守,少摟抱。”付高峰堅決地貫徹了教練的意圖,受傷後的第二局比第一局打得還好,拿下了比賽。
談到決賽唯一的一場失利,翟教練說:“因為之前抽簽馮傑和付高峰都排在後邊,而所有比賽山東隊都以3:0獲勝,所以馮傑和付高峰在決賽當晚都是第一次出場,難免緊張,再加上馮傑是一名年輕選手,從未參加過全運會,所以沒有發揮水平是可以理解的。”翟教練說,馮傑輸掉比賽後,他並不擔心,因為第四場李康穩贏。
翟教練說,團體比賽培養了團隊合作的精神,非常鍛煉運動員。“李康以前並不愛表達,通過這次的團隊作戰,他成為這個團體的精神領袖,是這個金牌團體的核心,經常鼓勵隊友,給年輕隊友傳授經驗。”
翟教練說,備戰全運會,自己每天都高度緊張,“五個人都得盯緊了,最怕他們受傷。如果我有事出差不能親自盯著他們訓練,我就不讓他們練技術,因為一個人受傷影響的是5個人。”
翟教練說,越來越感覺運動員的辛苦和不易,“鄒立濤原來160多公斤,由於體重大有可能影響體能,從2012年底開始加強體能訓練,每天訓練我盯著,訓練完再去桑拿,由楊曉靖盯著,今年夏天這麼熱還要泡在桑拿房裏,最後體重下降了20多公斤。”
山東散打一向以拳腿技術著稱,翟教練說,這或許跟隊伍中所有運動員都是從散打運動員中選材培養的有關。“散打不是打出來的,而是練出來的。”當年柳海龍的腿為什麼好看?就是因為他經過了規範的訓練,技術體係是從小打的基礎,不是到了省隊、進了國家隊才練的。
全運會結束,意味著新的周期又開始了。翟教練認為,散打技術和散打項目應該在新的周期有新的發展。“應該逐漸形成散打規範的技術體係,形成獨立的散打模式,保護散打項目的持續發展,引領整個世界散打項目的走向。規範技術體係,有利於訓練的加強,有利於訓練質量的完善,不能讓散打成為一項速成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