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春雨貴如油,可今年的春日甘露總也不見貴重的樣子。自打換了新桃,三兩五日的飄了又飄。一連幾旬都是如此,就連那枝頭初初冒了頭的綠芽,也被這綿綿細雨點的少了些顏色!
永順四十八年的春終究是不尋常的。
這一日,難得的晴好天氣,四周都是久雨初晴後的潤**色,清清之氣。院子裏的亭子木杆上顏色不一的塊塊痕跡,顯示著春雨的最後調弄。
前幾日我便跟著父親接了聖旨:先帝(大晉王朝第三位君王德昱)駕崩。大將軍秦雷,禮部尚書吳席恒,奉先帝遺詔,封皇三子天昊為太子,於靈前繼位,號昌清,擇日繼承大統,文武百官,內外命婦按照新帝旨意,三日後前往太廟參加登基大典,欽此。
“臣(妾)遵旨,萬歲萬歲萬萬歲!”
待得宣旨的內監遠了,我便問:“父親,女兒身無封誥,三日後就不去了!以免失儀!”
爹爹想了想,便道:“也罷!你便在家歇著吧,不必走這一趟了!隻是你母親有封誥,你弟弟有官職,是必得去的!”
母親和弟弟應了,我莞爾一笑,回房刺繡!
。。。。。。。。。。。。。。。。。。。。。。。。。。。。。。。。。。。。。。。。。。。。。。。。。。。。。
遵列祖列宗遺訓“尊嫡母德仁皇後張氏為德貴孝敬母後皇太後,尊生母清玉夫人劉氏為德儀孝敬聖母皇太後。正妃劉氏為皇後,西妃張氏為長樂夫人,側妃秦氏為寧妃,側妃吳氏為黎妃,妾妃周氏為恭嬪。”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先帝仙逝,朕深感痛心。但,國不可一日無君,朕自即日起登基。大將軍秦雷奉先帝遺詔有功,加封平國大將軍,賜太子太保爵位。禮部尚書吳席恒加封襄懿侯。長兄平惠王加封鎮國平惠王,賜封地兩百頃。其餘諸王賜封地百頃。”
“謝皇上聖恩,萬歲萬歲萬萬歲。”
“平身。”
“謝皇上。”
新帝登基,祭天祭祖以及加封有功之臣的儀式在太廟舉行了半日,直過了晌午,所有的禮數才完了半數。我雖然是戶部尚書何禎戈的長女,但是沒有封誥,所以,不需要隨外命婦參與大典。可是母親是正二品西陽郡夫人,弟弟又是朝中官員。所以,早早就隨著爹爹去了太廟。
獨自一人在戶部尚書府,很是閑散。
我自小不喜歡金銀之物,卻很是偏愛珍珠玉翠之類。而正逢先皇駕崩。所以,一早隻是對鏡,簡單挽了一個發髻,著一身月白輕紗羅裙,一根青白和田玉簪定住簡素發髻,銀鑲珍珠耳墜自耳垂下,輕輕地貼在脖頸之上,不時地脫離開來晃了幾晃。除此之外,我再也不加任何裝飾。
用過早膳,便來到後院。緩緩移步走上雙層桃李花木梳憂亭,斜靠在亭中軟榻,隨手撿起一本史冊慢慢翻閱。
母親的丫鬟玉翹試探著問:“小姐,夫人說。。。從今日起,要小姐準備入宮的事。。。。”說到一半,玉翹似乎在等著我的回應。我假裝沒聽到,隻自顧自看著手中的書。
玉翹為難的咬了咬嘴唇,手指打著圈思索著該怎麼說。良久,又叫了一聲:“小姐。”
我這才緩緩轉過頭來:“什麼事。”
玉翹撲通一聲跪下:“小姐要是不準備的話,夫人回來一定會責罰奴婢的。”
我微微一笑,扶起玉翹:“玉翹呀!別說你是娘親的貼身丫鬟,就算你是個普通的丫鬟,娘親是信佛之人,不會對你怎麼樣的。更何況,你讓我聽娘親的話,那你告訴我,娘親聽誰的。”
玉翹眼珠一轉:“自然是老爺的。”
“你這丫頭還不笨,那你再告訴我,老爺最疼誰?”
玉翹恍然大悟:“自然是小姐。”
我微笑不語,繼續躺在軟榻上看我的書。
時光飛逝,不知不覺間,西方最後一抹光亮也漸漸暗淡了下去。
府外,爹爹和娘親一同回來了。我急忙擱下書冊,出門迎接。
一把挽過娘親的手臂:“爹娘今天辛苦了,我已經讓廚房做了開胃山楂湯,爹娘先解解渴,馬上廚房就上膳了。”
娘親笑著掛刮一刮我的鼻子:“汐兒越來越懂事了,來日進宮我也就放心了。”
“娘,你說什麼呢?我才不要進宮呢。”
“胡說,官家小姐哪有不參加選秀的。而且你的出身和容貌,不被選中是不可能的。”
娘假意嗔怪。忽然好像想到什麼一樣:“玉翹,今天小姐學習宮中禮儀沒有。”
玉翹看了看我,又看了看娘親終於低下了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