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日過後的一個清晨,鹹陽宮外滿是前往早朝的官員,由於派係和職務的不同,滿朝文武分為了四個群體。分別為擁戴扶蘇者和擁戴胡亥者,而這其中又有文武之分。而武將群體為首的是蒙恬,站在他旁邊的就是文官為首的李斯。
“蒙恬將軍辛苦了啊!又是凱旋而歸,實在是我大秦之寶啊!”李斯麵帶笑意的說道。
“丞相過譽了,替君分憂而已,此乃武將分內之事!”蒙恬同樣微笑著回應。
誰都不會相信這樣的笑容,蒙恬同李斯作為朝堂上的死對頭。沒話說是好事,能笑著說上話,就意味著某人在竊喜。而這次竊喜的就是李斯,他所笑的是因為蒙恬即將北上鑄長城,當然這也是因為龍脈突然出現。
“眾愛卿,今日早朝我們隻議兩件事情,第一件事情就是百越王引兵來犯。你們一定在想區區百越之地,為何敢在大秦頭上放肆?那我告訴你們,百越之地居然有龍脈出現,並且同秦國龍脈興盛之地習性相似。所以百越王才敢如此放肆,依眾愛卿所見,該當如何?”秦始皇此時是站起來說的,所有人都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畢竟關乎江山社稷。
“陛下,臣以為百越不知我朝神威,稍加懲戒,斷其龍脈便可。”蒙恬上前一步說。
“嗯嗯,大良造所言極是,然而百越之地地處莽荒,中原人大多不適應。並且那龍脈非可斬斷的,所以為了大秦千秋萬代,朕打算派大軍征服百越。此次百越敢入侵秦國,就證明此龍脈不除,後患無窮。”
“陛下所言極是,臣無異議!”蒙恬回到隊列之中說。
“那好,騎兵大將趙佗,關中將軍王軾聽令。持朕玉虎符,率領三十萬銳士征服百越、南越、桂林等地。並駐軍於百越,若無朕命,永世勿歸!並且牢記,大軍不可隨意開拔,必須保證百越之地沒有一個百越之民,屆時朕會遷移五十萬六國遺民過去。”
趙佗單膝下跪,接下玉虎符。“臣遵命!”
“陛下不可啊,三十萬精銳怎可放在莽荒之地,若是六國餘孽反撲,屆時秦軍將難以抗衡啊!”蒙恬聽到這個命令時,趕緊大聲喊道。
“蒙愛卿勿憂,隻要有朕在,六國餘孽不敢怎樣。有個十幾年的時間,足夠組建幾十萬精銳了,何況此時軍隊數量過多,不利於恢複民力。蒙愛卿也有任務,朕命你去北境,修築長城,抵禦匈奴,但我隻能給你十萬人馬!”
“陛下,不可啊!如此四十萬精銳置於邊境,國內有失,風險太大啊!”
“哈哈哈哈,蒙將軍就是太謹慎了,陛下忘記告訴你了,通往北境的直道已經修通。騎兵大軍隻需要一天的時間就足夠到達鹹陽。況且天下兵器、鐵器都已經嚴格管理,六國餘孽難不成拿木棍造反?”李斯大笑著說道。這一句話無疑是讓蒙恬沒有反駁的機會,而對於李斯來說。蒙恬一旦離開鹹陽,那麼太子就將少了一隻臂膀,自己將少一位政敵。
“丞相所言極是,這件事情朕意已決,尤其是百越之地,三十萬大軍沒有朕的命令,無論發生什麼,勿歸!趙佗將軍下去準備吧,明日朕親自為你送行。”
蒙恬見始皇帝如此堅持,隻能咬咬牙作罷,多年同六國軍隊打交道使得他練就了一種直覺,那就是他覺得六國中的楚國未來會有大動作。不過蒙恬也知道始皇帝雄才偉略,隻要有他在,六國餘孽暫時還掀不起什麼風浪。
“退朝!”
秦始皇環視一圈大殿,突然閃過一絲頭暈,隻得立馬用配劍支撐著自己的身體。身體的衰老也始皇帝驚恐不已,他還有許多沒有完成的事業,秦始皇急切的想要找到長生之道。
大殿之外,蒙恬特意同趙佗走在一起,有些事情蒙恬必須同其明說。“趙將軍,秦國此時國內精銳不過六十萬。此次你征討百越,雖說陛下讓你長駐於百越,但是若是他日大秦有亡國之危,將軍切記直接帶兵回關中。隻有守住了哪裏,秦國根基才不會動搖!”
“蒙將軍放心,你我為生死之交,若是秦國有難。我無論如何都將馬不停蹄趕回來,縱然沒有陛下的命令。屆時隻需要扶蘇公子一句話,我立馬帶兵回來。”趙佗笑了笑說。
“果然是我的好兄弟,雖然我們一個在北、一個在南,但是誓與秦國共存亡。”說罷蒙恬笑著伸出一隻手,同趙佗的手緊緊握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