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這依然不能阻止傳統媒體的衰落。為此,很多具備朝前思維的媒體人開始轉型,跳出傳統的媒體,轉而進行互聯網媒體創業或者進入互聯網公司。
這是積極的轉型,是建立在超前思維模式上的轉型。那些固守傳統,不懂得把握時代發展方向的人隻能遭遇被淘汰的結果。
超前思維的真諦在於讓人們懂得前瞻性思考,以超前的眼光站在行業的前頭,做到快人一步,從而實施正確的決策。
美國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曾經利用超前思維獲得了巨大效應。
當時,美國時局動蕩,處於南北戰爭前夕,戰爭的陰影一直籠罩著美國。人們為了躲避戰爭,都在忙著安排家庭和個人財產。但是,洛克菲勒卻憑借著超前的眼光,計劃利用這場戰爭獲得豐厚的收益。
洛克菲勒考慮到,戰爭會使得食品和資源稀缺,交通也必定中斷。那麼,食品和資源勢必成為緊俏物品。為此,洛克菲勒大膽向銀行借了一大筆錢,購進了密西根的鐵礦石、鹽、火腿、穀物等。當南北戰爭爆發的時候,這些物資的價格一下子飆升了好幾倍。
洛克菲勒就在這時開始高價出售所掌握的資源,從而贏得了巨額的財富。
洛克菲勒有一句話:眼光要敏銳,思維要超前。
沒有超前的思維很難做時代的弄潮兒,不論是在哪個行業,隻有眼光敏銳的人才能知道市場的發展方向,也才能知道手中的產品到底能不能賣出去。
除此之外,要想創下巨額財富是需要一定機會的,但好時機到來時,很多人卻不懂得抓住,隻有一些眼光敏銳的人才懂得機會已經到來。
有人說,這個世界隻有落後的思維,沒有過時的科技。喬布斯恐怕是世界上最具有超前思維的商業領袖了。
1987年3月,蘋果公司設計師史蒂夫·山口曼打算離開蘋果創業。但是蘋果公司挽留他,甚至承諾,他可以帶一個特殊項目小組進行自己喜歡的掌上電腦研究。
史蒂夫·山口曼與喬布斯有一段很深的淵源。史蒂夫·山口曼是喬布斯於1984年從惠普公司挖來的,他當初並不想去蘋果公司,但喬布斯憑借強悍的勸說功夫打動了他,讓他留了下來。當時,喬布斯打算讓史蒂夫·山口曼研發一種麥金塔手機,沒錯,就是手機。如果喬布斯後來沒有被當時任蘋果CEO的斯庫裏趕出蘋果公司的話,也許蘋果自由品牌會比iPhone早20年麵世。
從這一點我們就可以看出,喬布斯是極具超前眼光的。
iPad的出現是喬布斯超前思維的最佳體現。當時,平板電腦還沒有獲得大眾的認可,市場銷售量也極低。但是iPad的出現顛覆了整個行業。喬布斯認為,在手機和電腦之間,一定有一種產品作為連接之物而存在,這個連接物就是iPad。
就在全球粉絲們對ipad1熱情未減時,喬布斯又在ipad2發布會上表示,很多人因為ipad1湧入平板市場,但是它們把平板當作PC來看待。其實,這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這些人喜歡談論速度,就像談論PC一樣。
喬布斯的超前思維很快得到了驗證——以做PC的思維來做平板電腦確實是錯誤的!以這種思維方式來做平板電腦的人都收獲了慘痛的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