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才會有那麼一句話流傳下來,“聖者之下,皆為螻蟻。”
在場的十八人,除了張狂和任東流,其餘人皆還是停留在“由簡入繁”的武道第二境界,依舊還在追求招數上的變化。他們用從石碑人影上領悟的招數,漸漸完善著自身所學,讓自己在武道境界上不斷進步。
任東流雖然踏入了“由繁化簡”的武道境界,但也不過是剛剛步入這武道第三境界的門檻,依舊能夠從招數上領悟很多,繼續完善自己的道路。
可是張狂此時的武道境界,早就已經不拘泥於招數,而是達到了追求意境的層次。就算石碑上麵的人影展示的招數再是神奇,對張狂而言,也隻不過是可有可無,根本就沒有什麼幫助。
不過張狂倒也沒有過於失望,畢竟這才是第二廣場,就有如此神奇的石碑。攀登天梯路雖然艱難,但他自信他自己還能繼續攀登,繼續去見識上麵到底還會有什麼機遇。
況且眼前這方石碑,或許並不是自己想想的那麼簡答。
張狂心中漸漸沉入不問外界的寂滅狀態,凝神注視著石碑上的人影變化。
首先張狂讓自己的心態模擬出武道第一境界,隻見人影手中出現一柄五尺長刀,刀形和血魄刀一般無二。人影開始.動.作,演練起一套兼具身法、招數的刀法,刀法雖然簡單,便是連一個普通凡俗人也能夠使用出來,但其中卻蘊含著精妙。
一套刀法看下來,隨後張狂又讓自己的心態模擬出武道第二境界,由簡入繁。隻見石碑上的人影依舊還是在演練著刀法,隻是刀法已經多出了許多繁雜變化,招招都能窮極刀法變化之勢,刀刀相連,根本不容敵人有絲毫喘.息之機,稍有舒.服,刀勢便能尋隙而入。
第三境界,由繁化簡。石碑人影已經將刀法演練到了極致,所有的刀法精妙,都融入了那簡簡單單的一招一式。橫劈、豎砍、斜挑……來來去去,就隻有那麼簡簡單單的幾招。同時身法也變得極為簡單,就像普通人走路那般,前後左右的踏步而走,便如同閑庭信步。可是其中每一刀劈來,卻已經盡含千般變化,根本就不容人閃躲的餘地。
最終,張狂終於模擬出了武道第四境界,凝練意誌。雖然此時他修為不夠,身體承受不住舞蹈第四境界的威力,但是畢竟境界到了,將狀態模擬出來自是無礙。
隻見石碑上的人影,突然從不斷變化的姿勢中靜止下來,持刀而立。便如此好像又重新回歸了石碑人影的本質,刻在石碑上久久不見任何動.作。
張狂心頭無喜無悲,無思無礙,無急無躁,便如此靜靜地注視著石碑人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