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製作弓箭(一)(1 / 2)

張羊將八條串好的魚分別插在小火堆的周圍,圍成一圈,隨著魚身體裏的水分被一點點的烘幹,淡淡的肉香漸漸散發而出。

可惜沒有鹽、辣椒什麼的調味料,著實讓這一道天然無公害的烤魚失色不少。

“看來有時間得去找找看,有沒有鹽田,鹽礦之類的。”吃了十幾年的鹽了,吃的食物突然沒有了鹹味兒,張羊一時頗為不適應。

一個小時之後,張羊估摸著魚已經烤好了,因為每條魚的外皮都呈現出了一種焦焦的、脆脆的感覺。

一股鮮美的肉香隨著微風飄蕩向四方,肚子早已胃酸泛濫的張羊,聞著烤魚的香味兒,哈巴子直流。

張羊隨手取了一條魚,將外麵烤的的脆黃的外皮剝下,露出了裏麵細嫩非常的魚肉。

這是一尾不知名的淡黃色扁體魚,有兩巴掌來長,頭小肚寬,無鱗而少刺。一口咬下去,入口滿是鮮香嫩滑。

連剝下來的脆皮張羊也沒放過,“哢嚓哢嚓”的嚼起來極有脆感,好像在吃薯片,但筆薯片更香,更脆。香而不膩,脆而不油,雖然沒有添加任何調味料,但其美味也不知勝過薯片幾何。

雖然沒有任何調味料,甚至連鹽都沒有,但這卻是張羊吃過的最美味兒的魚肉。這些魚沒有吃過飼料,也沒有吃過雞便便,鴨便便等。是自山泉形成的溪水裏土生土長成,能有這般鮮美也在情理之中。

這條魚除了脊椎刺和肋骨刺以外,幾乎沒有別的小刺,吃起來不僅美味兒,還十分方便,不用擔心被魚刺卡著喉嚨。

魚雖大,但大不過張羊而今的好胃口,沒一會兒就給張羊吃得隻剩下了一副魚骨架,成為了一件骷髏魚藝術品。

餓了一個早上,一條魚顯然填不飽肚子,張羊又從火堆邊兒上取下一條形似烏魚的紅色怪魚。

紅色大嘴怪魚比之剛才吃的扁體魚,刺更少,除了一根貫穿全身的脊椎骨以外,全是結實的魚肉。大嘴怪魚的肉不同於扁體魚的嫩滑,雖然依舊鮮美,但卻是鮮美中帶著一絲勁道。有些像田雞的大腿肉,亦不盡然。

說不上哪一種魚肉更好吃,各有各的優點,但有一點是相同的,魚肉都十分鮮美。

“如果能有一口鍋就好了,用這些魚熬一鍋魚湯不知道會有多麼鮮美,比烤著吃也更加營養......”張羊可惜的自語道。

用山泉來熬鮮魚湯,張羊想想都流口水,真是太奢侈了,這麼一道菜如果放到地球上,沒有幾百塊想都別想。但在這裏,張羊想吃多少就有多少,一毛錢都不要,可惜沒有熬湯用的鍋。

吃著烤魚,又令張羊想起了小時候的一道菜——泡椒烹田雞。

張羊小的時候,晚上常去附近的田埂上捉田雞。田埂兩旁全是長得茂密的秧苗,長滿秧苗的田裏,蛙聲此起彼伏,連綿不絕於耳。

田雞有好幾種,但能吃的隻有兩種,一種是青蛙,另一種是銅娃。青蛙整個表麵呈青綠色,偶爾夾雜著一些黑色的花紋,形成了一種很好地保護色。而下顎,肚皮,大腿內側這些看不到的地方則是純白色,摸起來軟軟的,滑滑的很好玩兒。青蛙體態比較肥胖,肉也很多,吃起來非常帶勁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