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釣魚(1 / 2)

當第二天張羊起來的時候已經是早上九點多鍾了,太陽都已經出來好幾個小時了,部落裏的青年男女們更是早已出去忙活去了。

該打獵的打獵,該采集的采集,運氣好的估計已經收獲了一天的所需,哪像張羊一般才剛睡醒。

當然這也不能全怪張羊,他昨天第一天來到這個世界,腦袋上又受了傷,身體太過疲憊了些。

不過還好,經過一夜的休息之後,張羊已經好了大半,腦袋上的傷口也不再發疼了,隻是隱隱有一股癢意。

去部落邊上的小溪洗了一把臉後,張羊正犯愁早餐該吃點啥呢,突然看見幾條肥美的不知名大魚在水底悠閑的有過,他頓時有了主意。

“這可真是送上門來的美餐啊。嘿嘿.....”真是瞌睡來了就有人送枕頭,張羊的嘴都快咧到耳根子了。

小溪不大,隻有三四米寬,一米多深。溪水很澄澈,一眼看去,可以清晰地看到水底遊動的各種魚蝦。

部落裏的人們經常會用樹枝做成木叉紮魚,但由於水太深,魚遊動的太快,幾乎大多數人最後都是白忙活一場,古多往往就是其中之一。即便有那心靈手巧的紮魚高手,一天下來也不會有太多收獲。

小溪的源頭不知道在哪裏,但張羊可以肯定這是一股山泉,因為水的味道帶著一股甘甜,和在地球上喝得礦泉水味道差不多,唯一有點不一樣的地方在於,溪水的味道比地球上的礦泉水多了一股清冽和冰涼。

小溪除了給部落提供飲水外,還是部落一麵天然的屏障,張羊所在的部落整個緊挨著小溪而建,這樣不僅用水方便,無形中還減少了來自小溪一方的危險。

而且,如果有大群的猛獸來犯,部落的人也可以迅速渡過小溪脫離危險,甚至是借著小溪的地形進行反擊。

從以上種種來看,整個部落的選址還是極為不錯的,至少張羊挺滿意的。

學部落裏的人用木叉紮肯定是不行的,張羊可沒那號本事,就算有,用木叉紮效率也太低了一些。

用漁網刮效率最高,張羊也會織漁網,可惜沒有合適的材料,就算有,張羊也暫時沒那時間和精力,他現在肚子正餓著呢,等漁網織好估計他早餓死幾次了。

想了想,張羊還是決定用釣竿釣,製作釣竿也不麻煩。釣竿的主體隨便找根樹枝就成,釣線可以用藤蔓或者一些韌性比較好的樹皮,當然用動物的筋最好,比較堅韌而且彈性十足。至於魚鉤,考慮到這裏的魚比較“單純”,可以隨便找個樹杈或者有弧度的骨頭就成。

張羊不會打獵,雖然有古多的記憶傳承,但頂多也就抓抓兔子和山雞,還不是十拿九穩的那種。張羊估計在自己學會打獵之前,這條小溪裏的魚估計就是自己一日三餐的主要來源了,所以他決定還是做一根好一點的釣竿。

“用些什麼材料來做釣竿呢?”張羊扶著頭,苦思道:“釣竿主體可以去部落南邊,那裏有一小窩斑竹,又直又長而且韌性十足,拿來做釣竿再合適不過了。至於釣線,家裏貌似有上幾根嚼不爛的兔子筋,連起來剛好可以做成一根釣線。魚鉤比較麻煩,用什麼做好呢,讓我好好想想.....”

魚鉤可以用樹杈做,但這裏沒有刀,沒法對樹杈進行深加工改造,這樣的樹杈做出來的魚鉤效果可能不怎麼理想。

這下張羊可有些犯難了,除了樹杈外,好像沒什麼其它合適的東西可以做魚鉤了。張羊的印象中也沒有什麼動物的骨頭呈彎鉤狀的,除了.....“風幹的雞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