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2章 仙人掌及多肉植物(3)(1 / 2)

3.繁殖方法均采用扡插繁殖,6~7月份扡插成活率最高。為了盡快成形開花,可自葉狀枝的基部剪取整個枝片來扡插;也可在花謝後將二年生枝片截成6~8厘米長的小段,晾上2~3天後插入素沙中。

4.栽培和養護4月下旬移到室外,可2年翻盆換土一次,先放在疏蔭處養護半個多月,再逐漸移到陽光下;盛夏季節要適當遮蔭,雨天要搬回室內,立秋後應充分見光。澆水不要過多,盆土應間幹間濕。令箭荷花的耐肥力強,肥力充足則開花數量成倍增加;在生長旺季每半個月應追施一次有機液肥。冬季室溫不得低於12℃;三年生以上的植株應綁紮葦稈扶持。

蟹爪蘭(錦上添花、聖誕仙人花)

1.形態特征為仙人掌科常綠多肉植物。枝莖變態呈片狀,表麵暗紫紅色,邊緣有少數粗鈍齒,節部明顯,節間倒卵至矩圓形,多分枝;葉片退化消失。花著生在嫩枝頂端,有桃紅、深紅、白、橙、黃等花色品種。花筒淡褐色,具4個棱角;花被3~4輪,呈塔狀疊生,基部2~3輪為苞片,呈花瓣狀,向四周平展伸出。冬季至早春開花(圖117)。

2.習性原產於南美巴西一帶。為典型的短日照植物,隻能在冬季和早春開花。喜溫暖濕潤和蔽蔭環境,立秋以後可見陽光。經常淋雨會造成莖片逐節脫落,有時根係也會腐爛。不耐寒,越冬室溫不得低於12℃。花期可在室內蔽蔭陳設,但需較高的空氣濕度。要求通氣透水性能良好的腐殖土,在粘重和排水不良的土中無法生長。

3.繁殖方法可直接將莖節插入舊盆土中,發根容易。但因變態枝柔軟而不能直立,給管理帶來極大不便,故多進行嫁接來培育盆株。可用單片仙人掌做砧木,先自仙人掌的頂部向下切出一個切口,把中心髓部同時劈開;再把蟹爪蘭莖節的基部削出一個舌形切口,將它插入仙人掌的切口內,讓彼此的髓心相嵌合,最後橫穿一根仙人掌刺把它們固定在一起。也可用三棱劍(量天尺)做砧木,砧木高30厘米,在三個莖棱上分三層嵌接(圖118)。

4.栽培和養護嫁接成活後,用8號鉛絲綁紮一個圓形支架,下設3~4根支腿並插入盆土,讓蟹爪蘭的莖段越過鉛絲圈後再向下垂,可防止垂落到盆麵上(圖119)。

蟹爪蘭的盆栽植株可常年在室內養護,最好吊掛在南窗附近讓它們多見一些斜射陽光,加強通風。盆土切勿太濕,澆水時不要當頭淋灑;室外陳設時應當防雨。夏季應放在涼爽的地方,少澆水,立秋後再加強肥水管理,12~15天追施一次液肥。花蕾透色後停止追肥並減少澆水量。如果生長正常,盡量不要翻盆換土。

木葉仙人樹(虎刺、葉仙人樹)

1.開態特征為仙人掌科植物中自勺原始種,其葉片尚未退化成針刺c也是仙人掌科植物中惟一一種帶有葉片的植物。它的莖稈雖然多肉,但仍保持枝莖的基本形態,並長成灌木狀,葉片和普通樹葉相似,略顯肥厚,有短柄,表麵光滑並被有蠟質層,深綠色。莖部光滑,節部明顯,上有剛刺,略呈折角式生長。花型小,花徑2~2.5厘米,黃綠色,中間雜有白色(圖120)。

2.種類和品種美葉仙人樹:莖葉均為橘紅或紫紅色。

3.習性原產於巴西、巴拉圭和西印度群島。抗旱能力強,不怕陽光暴曬,也比較耐陰;不耐寒,冬季室溫降到12℃以下就會落葉。對土壤要求不嚴,耐痞薄,怕水澇;在沙土中生長良好。

4.繁殖方法扡插繁殖應在高溫環境下進行。按照嫩枝扡插的方法將枝條截成5厘米長的小段插入素沙中;入土深2厘米,入土的部分必須有節,否則不能生根。插後保持50%的盆土含水量並適當遮蔭,10天以後即可生根。

5.栽培和養護盆栽時用盆要小,可用普通培養土上盆栽種,不必施肥,也不必年年翻盆換土。養護過程中應充分見光,掌握幹透澆透的澆水原則。2年生以上的盆株應紮設橢圓形拍子進行裱紮;整形時保留5~10厘米高的一段短小主幹,讓側枝從主幹的上部抽生出來,然後均勻地牽引到拍子上綁紮固定。

仙人球

1.形態特征為仙人掌科常綠多肉植物。莖圓球形,高度可長到15厘米,淡綠或黃綠色,具縱棱12~14條,棱上刺座的間距約2厘米。每個刺座上生有4厘米長的剛刺4根,呈黃褐色;在剛刺四周生有2厘米長的短刺10枚,短刺的周圍還有光亮的黃白色綿毛。花漏鬥形,長18~20厘米,直徑12~15厘米,白色。花期7~9月。

2.種類和品種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1)鸞鳳玉球莖具5棱,橫切麵呈五角星狀,表麵具有白星狀斑點。在每條縱棱上有一排刺座。花由球頂的刺座附近生出,花徑4~5厘米,黃色。

(2)黃翁肉質莖呈粗圓柱狀,高8~10厘米或更高,表麵有細密的縱棱30多條;莖皮鮮綠色,棱上密布刺座,每個刺座上均生出一簇鮮黃色的細毛刺。小花自莖頂開出,黃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