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生命的曆程,就這樣一邊行走,一邊回望;一邊思考著,一邊感動著。

塞北的天空高遠而幹澀,本以為這個季節不會有雨,更不敢如此奢望,萬沒想到生機無限的季節隨時會帶給人陣陣驚喜和希望。

一大清早起來,窗外襲進陣陣涼氣,跑出一看,驚喜地發現原來下雨了。淅淅瀝瀝、清清爽爽,恍然身處江南水鄉,初春時連綿不斷的細雨真像極了千絲萬縷的愁緒,剪也剪不斷;又如深秋之際瑟瑟的冷風旋起絲絲的涼氣。我想,正值春夏交接的季節,這樣“乍暖還寒”,淡淡的喜悅夾雜著淡淡的憂愁,飄雨的意境也隻有在塞北才能夠切身感受得到吧!

雨,稀稀疏疏、斜斜密密,仿佛很吝嗇似的偶爾滴落幾滴便又不見蹤影,片刻之後趁人不注意的時候又偷偷落下幾滴,缺少熱情、也不澎湃,卻不失生機。雨後的空氣中鋪天蓋地地奔瀉著一種興奮,讓人幾乎把昨天忘卻,又不能完全忘卻,僅留下一點影子,陰陰涼涼的,給人帶來陣陣喜悅,卻也多了一份淡淡的惆悵。雨中的樹是綠影婆娑的,天空是朦朦朧朧的。然而,雨後生機蓬勃的氣息卻是肆無忌憚地釋放,連思緒也開始飄動起來。

望著窗外灑落的雨,不由得讓我想起了淮河岸畔、美麗富饒,雖不是江南卻同樣素有“北國江南、江南北國”之稱的家鄉落雨的情景。每逢這個時候,家鄉的天氣就像個娃娃,剛才還晴空萬裏,湛藍一片,卻突然烏雲蔽日,如同脫韁的天馬,又似潮水一般滾滾而來,吞噬了整個藍天,不留下一絲的空隙。時不時,一道道刺眼的閃電劃破長空,隨後伴隨著一陣陣爆炸似的雷聲,黃豆般大的雨點毫無征兆地劈裏啪啦砸下來。有時候走在街上,還沒等人緩過神來,傾盆大雨已經瘋狂地下了起來,讓人措手不及,很快就被淋成落湯雞。然而,正當你想發發脾氣、生生怨氣,雨仿佛感知似的立馬就停住了,天也逐漸亮起來,還滿懷歉意地架起了一座美麗的彩虹橋,一股舒暢愉悅的感覺讓人怒氣頓消,轉而心情豁然開朗起來。麵對家鄉夏日的大雨,我實在難以再想出除了蘇軾的詩句“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雲跳珠亂入船”之外,還有什麼別的更好的詩詞描繪那種酣暢淋漓的場景了。

一陣夾雜著冷意的風讓我又回到了第二故鄉——寧夏銀川,這兒的雨雖然沒有家鄉那種磅礴的氣勢、嘩嘩啦啦的激情,但纏纏綿綿飄至的小雨讓人無法抑製內心的興奮,便迫不及待地融入這注滿希望的雨絲之中。然而,正當我身處其中,立定念頭想要看清雨的樣子時,卻發現哪怕我再怎麼睜大眼睛,也看不清她的樣子。塞北的雨總是很朦朧,很迷離,或許這就是她讓我如此思慕與眷戀的魅力所在吧——輕柔溫順的雨,賦予這個美麗的世界太多清新的美感,賦予人們太多的感思。

不經意間回首,望見自己的足跡,一路清晰的、朦朧的、快樂的、憂傷的,都在眼前次第閃現。這樣的雨天真是適宜思考——思考生活,思考人生,思考一些人與事!

詩人曾說:一回首,一駐足,我們以為隻過了一天,卻發現已經走過一年。時光匆匆,但我想,偶爾的駐足,並不意味著永久的停止,因為還要前行,雨後仍有更美麗的風景,前方仍然有夢築的港灣。正如這淅淅瀝瀝的小雨一樣,帶給人們的除了驚喜之外更多的是收拾心情重新出發的欲望,就像汪國真所說的:“怎麼能不喜歡出發呢?沒見過大山的巍峨,真是遺憾;見了大山的巍峨,沒見過大海的浩瀚仍然遺憾;見了大海的浩瀚沒見過大漠的廣袤,依舊遺憾;見了大漠的廣袤沒見過森林的神秘,還是遺憾。世界上有不絕的風景,我有不老的心情。”雨後的清晨,清新的空氣裏跳動著生命青春的氣息,就這樣開始新的行程,偶爾駐足,停下來看周圍的風景,閉目凝神,深深地呼吸,張開雙臂擁抱雨後明媚而溫暖的陽光,便不會有什麼遺憾了。

塞北這個飄雨的時節,更是一個容易讓人感動的季節,因為一抹新綠而感動,因為雨後的那一束陽光而感動,因為一切的細枝末節而感動。於是,便有了無數細微的感動:那些綻放的花,千姿百媚,嬌豔欲滴;樹兒枝葉扶疏、鬱鬱蔥蔥。當然,我很清晰地知曉花的生命以及綠葉的存在是無從選擇的,僅僅隻是短暫的一季——既然生於世、長於世,便隻有將積蓄的力量迸發、綻放、生長,一次又一次地走過自己的一生。而人,何嚐不是如此呢?既然選擇了前方,就隻顧風雨兼程,無所謂傷和痛,隻願活出自己的精彩。畢竟,生命是多色調多層次的,正如花的顏色一樣,紫色也罷,藍色也罷,抑或紅黃白綠黑。總得有一些花開才是繽紛的,繽紛中自有一份美與愛,一切順其自然就好了。

雨後的世界仿佛被洗滌得更為潔淨,貪婪地呼吸著芬芳的空氣,雨後的空氣竟然是如此新鮮,讓人舒暢。我這才發現,思想被雨水衝洗得更為深刻了,更加容易受感動了,而感動之餘,因塞北的雨而生的那份美妙與愜意已經植根於心,成為一種雨後的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