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序一 枸杞果香(1 / 1)

文學如花,璀璨盛開;文學如雨,淘洗靈魂。

大凡喜歡與文字親近的人,多是情感細膩、善於用心去感知人性和生活百味的人。

故土的山水情懷,常常是文化人內心真摯情感的傾瀉地。初出茅廬的葉陽歡,用富含感情的筆觸熱情謳歌生長枸杞的寧夏川,令我心生感動。在一篇篇飽含對寧夏大地深情厚愛的散文裏,葉陽歡把對第二故鄉的熱愛形之於文字,明快中透著敏銳,激越中透著大氣,或綺麗婉轉,或平淡雅和,頗顯文人風骨。

葉陽歡的作品飽含深意,需要讀者抽絲剝繭,才能品味出紅枸杞這顆“聖果”的獨特魅力,領略到“塞上江南”優雅的韻味。分為六輯的書,每一輯都從不同的角度圍繞著枸杞展開。第一輯“杞韻”,介紹了枸杞的精神。從古到今,引經據典、妙語連珠,展現了文化深厚的寧夏。第二輯“杞甜”,詳細介紹了枸杞茶、枸杞酒、枸杞醋、枸杞咖啡等一係列枸杞產品,產業鏈的不斷擴展與深化推動了寧夏經濟的騰飛,讓寧夏的枸杞聞名海內外,人們因此而熟悉寧夏,進而愛上這片熱土。後麵又介紹了枸杞美食、枸杞產品的功效以及紅紅火火的枸杞產業。每一種枸杞產品的養生保健作用、食用方法,每一道菜肴的製作方法以及品嚐感覺等都竭盡展示,語言淳樸而不乏味。除了能讀出枸杞獨特的品質之外,也能讀出他如詩的濃烈情懷。“站在曠野之中,凝視著這一片枸杞樹,我聽見了綠色的血液在它們周身汩汩奔流,我看見無數褐色的根須如經絡,呼啦啦向下伸展蔓延,競相紮進大地的最深處,迎寒而立,枸杞樹以一種姿態、一種信念站立著,訴說著。”(見《塞北冬季那一地的枸杞樹》)。枸杞的欣榮姿態躍然紙上。生活不僅僅是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糅合,更多的是對信念的追求,對幸福的向往。生活的菜譜可以變得多樣並飽含營養,但需要我們用熱情去翻炒,用夢想去調味,隻有這樣,才能真正體味到生活的美好和幸福。

寧夏獨特的自然條件孕育了具有“紅寶”之稱的枸杞,黃河水養育了世世代代淳樸熱情豪爽的杞鄉人,枸杞和寧夏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即使沒去過寧夏的人,從《杞鄉,杞瑞——一本書讀懂枸杞》一書,也可以了解到寧夏川不僅有著粗獷的大漠、奔騰的黃河、也有著俊逸秀美的湖光山色、神似江南的塞上風光。葉陽歡在書中通過對湖城銀川、大美中衛、水韻吳忠、古都固原、奇域石嘴山和杞鄉中寧的詩意介紹,詳盡而生動地帶著我們遊曆了一遍寧夏川的山水大漠,領略到這裏城市的傳奇、人民的淳樸,還能夠鑒賞到文化背後的深刻內涵。這些都是葉陽歡通過自己的深切體會傳達給我們的信息。不僅如此,躍動的思想、妙趣的構思,讓這位小夥子把對生活的見解、富有哲理的看法如流水一般貫穿於書中,使得這本書既不會因為講述對象的單一而乏味,也不會因傳播枸杞文化而顯得呆板。

這部散文集,文氣貫通,渾然一體。既有地域文化之積澱,又有個人性靈之抒發。要寫出精品力作,需要作者永葆一顆虔誠之心,匍匐在蒼茫的大地上去聆聽來自自然和塵世的聲音,去感受萬物的變遷;要常常自覺地去把內心的情懷和世間萬態融會在一起,與他人共冷暖,和社會同悲歡。這本散文集,能感覺到作者在其真情樸實的文字下,一花一草皆成情趣,一人一事不失深邃的意境。

“一花一世界,一樹一菩提。”其實每個人都是一朵花,每朵花都有自己的世界;每個人都是一片葉,每片葉都有自己的綠意。葉陽歡對本書的構思和籌備花了近兩年的時間,我可以想象他是如何步履匆匆地行走在杞鄉大地體驗生活,如何思緒萬端去發現祖國這西北一隅的神奇壯美。力圖給讀者呈現出絢麗真實的寧夏川,展示出枸杞之鄉的產業現狀,這是他獻給第二故鄉的一份深情珍貴的禮物!

人生的精彩,在於珍惜每一次飛翔;歲月的光華,在於把握每一個機會。盡管他的文筆還略顯稚嫩,文字表達上也不是十分到位,但對他這樣一位初涉大千世界的青年來說,已屬不易。我衷心祝願葉陽歡今後在與社會和大自然的交流中,能發出更為真誠的聲音,在文學探索的道路上穩健睿智,越走越遠。

《中國改革報》報社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