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區(3)(1 / 1)

美國人道:“我叫托姆,從美利堅合眾國來的軍旅作家。隨我來吧,到前麵的教學樓去,讓街道上的禽獸看見了你們的行蹤,逃跑就來不及了。”女人們見這洋人高達性感,一改剛才的疲憊狀態,爭相走在他旁邊,問這問那,一路朝前麵的教學大樓走去。

托姆一邊走一般對這些女人道:“威康明娜·沃特林,在倭寇占領南京城之前,是金陵女子文理學院教育係主任及院長,南京大屠殺開始後的幾周裏,留在城中的西方婦女屈指可數,沃特林便是其中之一。她是你們中國常說的巾幗英雄。”

女人們問:“沃特林是男人還是女人?”托姆說:“沃特林是一位鐵匠的女兒,現在已經51歲了。她在伊利諾伊州的長大,他家在那裏有一個農場。母親去世6年之後,她被送到鄰居家生活。她受的特遇比一個仆人,或是下地耕作的農夫強不了多少,冬天最冷的幾個月裏她都在放牛。縱使她幼時貧窮,她仍然讀完了中學,1932年又以優等成績畢業於伊利諾伊大學。”女人們道:“原來是個老太婆啊!”

托姆笑道:“年輕時的沃特林就象你們一樣,身材高挑,端莊秀麗,一頭長長的黑發,她活潑開朗,受人歡迎,吸引了眾多的追求者。可她從伊利諾伊大學畢業之際,卻決定終生不嫁。”女人們頓時噓唏不已,道:“哪有女人要終身不嫁的,除非是寺廟裏的尼姑。”

有人叫道:“那不是老學究範祖禹嗎?後麵的是久生家的媳婦呢!”都回頭去看,見範祖禹勾著腰,踢踢撞撞的向她們招手,後麵跟著久生家的,另外還有兩個女人。頓時就高興起來,一行人,落入倭寇之手,又都逃了出來,有驚無險,眾人不由合掌道:“阿彌陀佛!”

等範祖禹和三個女人到了麵前,一邊嘰嘰咕咕說些逃脫的話,一邊聽托姆道:“沃特林決定終生不嫁後,就加人基督教士聯合會,她來到你們中國安徽省的一個城市合肥,在那裏呆了7年,她在擔任女子中學校長的同時,學習講漢語。後來,她搬到南京,就任於金陵女子文理學院。就是現在的這裏。”久生家的問道:“這個洋人在說什麼?”旁邊的女人道:“他在說女子學校的頭頭呢,說是可以保護我們這些女人,不受倭寇騷擾。”久生家的湊上去,問道:“剛才你說的,可是你的媳婦?”托姆笑道:“哪裏啊,我才三十歲,可沃特林小姐已經51歲了......”

範祖禹急忙道:“你得首先聽這位先生講,這是禮貌。”

托姆道:“我剛到南京不久,為了寫書,在南京城工作的外國人,大都有采訪,所以知道一些情況。你們既然到了這裏,這裏是她做主。我自然給你們說說她的故事。到了教學大樓,人非常多,想講也沒機會了。”久生家的道:“先生你就接著說吧,我們不打岔了。”托姆道:“很顯然,沃特林在南京生活得非常愉快。回到伊利諾伊州的家鄉探親時,她不斷地談起中國的文化、人民和曆史。她送給家人一些蠶繭,還教他們如何烹調,和品嚐中國食品。她讚美南京城秀麗的風光。她還是花匠,在這個校園裏,她培育大量的玫瑰花和菊花,路邊的花都是她的傑作,一切經常到中山公園,去參觀花房,並經常在明孝陵附近漫步,她說,那裏彌漫著李子花和桃樹花香。因此你們知道這個人是非常熱愛南京的了。”女人們點了點頭。

托姆繼續道:“今年夏夭,沃特林去了青島,與朋友們在海濱避署時,聽說有一個日本士兵在北京以南幾裏處失蹤了。這一事件引發了中日之間的衝突,雙方在那裏進行了幾次戰鬥。她的一個朋友因此優心仲忡, 談起1914年薩拉熱窩,因為兩個人被暗殺,卻最終導致了1100多萬人死於戰爭的事情來。意思是規勸她盡早離開中國。”範祖禹在旁邊插嘴道:“是啊,戰爭一起,應該回國才是。”托姆神采飛揚,道:“沃特林拒絕撤離南京,於是,”托姆道:

“美國大使館想了一個辦法,借給她一麵嶄新的9英尺的美國國旗,鋪在金陵女子文理學院西方院子的中央,那裏綠草如蔭,以確保校園免遭日本飛機的轟炸。使館工作人員還給她提供了用長長的繩索,把繩索結成梯子,告訴他們,一旦‘帕奈’號載著美國大使館官員撤離南京,中國軍隊關閉所有城門之後,他們逃走的唯一希望,就寄托在借助繩梯,可以翻越城牆了。”

這些女人噓唏不已,道:“這是規勸無奈了,她如何這般的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