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情境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1 / 2)

淺談情境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文學藝術研究

作者:梁婛彩

摘要: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情境教學,把學生引入到生動的活動場景中,能夠大大地提高學習效果,學生們通過對情景的感知和認識、通過相互的交流和討論,掌握一定的語文知識,從而實現教學的最終目的。

關鍵詞:情境教學;情境創設;樂趣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2851(2013)-09-0319-01

小學語文課堂中采用情景教學方法體現了我國教育改革的目的和意義。情景教學方法不同於傳統的教學模式那樣死板機械,無法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無法實現課堂上老師和學生之間的有效互動,無法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不利於現代教育教學的發展。情景式教學方法的優勢就在於課堂上老師帶領學生創造合適的情境,根據所學的知識聯係現實生活,把學生引入到生動的活動場景中,學生們通過對情景的感知和認識、通過相互的交流和討論,掌握一定的語文知識,從而實現教學的最終目的。

一、情境教學的教學模式

情景指的是人們利用語言、各種物體或者是音樂等道具,人為的創設一種真實環境,在這個環境下。能夠激發學生的積極情感,引導學生融入到環境中進行真實體驗,從而培養學生的人格、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學生們的團結互助能力,最終達到讓學生掌握知識、提高學生能力的目的。情景教學方法體現了現代教學的互動思想,具有很鮮明的時代特征。情景教學方法不僅應用於教育事業,而且對其他領域也具有指導意義。

1.引入情境,在探究的樂趣中誘發動機;因為兒童的學習動機更多地被感情驅使,所以情境教學強調在連續動態的情境中不斷地維持、強化兒童的學習動機,促進學習動機與情境之間持之以良性的互動。

2.憑借情境,在審美的樂趣中豐富感受;情境教學提出了“強化感受、淡化分析”,即“通過優化情境,引導兒童從感受美的樂趣中感知教材”。美感教育是情境教學原則的一個重要方麵,它可以分為以下四個環節:帶入情境,感知美的表象;分析情境,理解美的實質;再現情境,表達美的感受;駕馭情境,誘發審美動因。而這些環節都是離不開具體的審美感受的。

3.融入情境,在體驗的樂趣中陶冶情感;情境教學是一種創設典型場景,激起兒童熱烈的情緒,把情感活動與認知活動結合起來的一種教學模式。這裏所說的情感活動體現在多個方麵,如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教材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

4.優化情境,在活動的樂趣中增長力量;在教學過程中讓兒童活動,並不是追求形式的生動,而是讓兒童通過自身的活動,充實教學內容,豐富教學形式,讓兒童在樂中學,趣中學,活中學,坐中學。既然如此,將活動貫穿於教學過程,就不能遊離於教學內容之外,而要突出教材重點,針對教材特點,具有鮮明的學科特點,與能力訓練相結合,從而加強基礎。語文教學中的訓練強調操作情境中的基礎訓練,它包括以詞句為主的基礎訓練、加強應用為目的的整體訓練和結合感知為媒介的思維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