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原來是寶二爺(1 / 2)

張小石滿臉愕色,也不知信得,還是信不得。梳了梳思路,一臉不可置信,大聲喝問:“你是秦瓊?誰能證明?拿身份證,戶口薄出來瞧一瞧,如果有一撇一捺的胡說八道,老子拉在你嘴裏,給你換成馬腿,舌頭換成褲頭。別以為你長的高就滿嘴噴糞,老子向來吃硬不吃軟,更不吃借名這一套把戲。”

黃臉大漢拿出文碟,雙手遞過,說道:“大人,請過目。”

細綾,藍硬殼,白娟紙。

張小石打開一瞧,差點瘋掉,裏麵的字全是小篆,更是氣不打一處來,喝道:“奶奶個爪……!來來個腿……!當兵的誰識字,過來,給老子念一念。”

一兵士一怔,心頭狂顛,思量:“張大人文征太行山,出章驅強寇,連字都不認識,怎麼混的?水平太高了!”接在手,念道:“濟南府,曆城刺史劉芳帳下,捕頭,秦瓊,字叔寶,準予過州行府,宿驛留站,大隋開皇一十九年。”

此言一出,再無不信“曆城,叔寶”是不可能作弊的。

張小石不由吃悶,暗言:“真是秦瓊這個臊包貨?”怎麼沒有鐧?怎麼沒有雁鈴甲?怎麼沒賣馬?今天這買賣幹賠了,仔細看那黃臉球樣,還不如瀟灑張英俊。不過,河目海口,燕頷虎頭,比剛才瞧著順眼多了。

子曰:和諧社會,遠離秦瓊。珍愛生命,遠離驢馬。

張小石跳下馬,心罵:“秦瓊,你長這個齪樣,乍這麼大名氣,連馬都管教不好。虧是老子敬重你,要不然非紮你兩窟窿,拍你幾板磚,連馬一塊熬膠。”反覺被踢的挺舒服,哈哈一笑,變了臉色,說道:“我當是誰,原來是寶二爺!”

秦瓊一楞,奇問:“大人,您是?”

張小石道:“張小石,字他山,家中排行老子。即是寶二爺良駒,咱哥們素來喜結天下英豪,算了,算了!”

秦瓊大喜,恭恭敬敬行了一禮,說道:“大人胸襟萬丈,腹中載舟,氣度恢弘,叔寶感激不盡。”

張小石撇撇嘴,委屈咽下,說道:“欸……吃虧打老婆,占便宜踩螞蟻,碰著英雄好漢和稀泥。與寶二爺的馬產生誤會,隻當老子吃個屁,調解一下下政見尷尬。”拍了拍屁股,意思記好了,欠頓揍。

秦瓊心言:“此與老婆,螞蟻何幹?”

張小石指著壯漢,笑哈哈的問:“嗨……!牽牛的哥們如此生猛海鮮,真牛叉,叫個什麼玩意兒?”

壯漢道:“羅士信!”抓著牛角走來。

此名大大震耳,張小石心言:“哦……哦……!原來是你個猛貨,怪不得力氣這麼大。肯定是個童子,老爺們肩頭三把火都泄在女人身上了,那有這膀子力氣。想當年,不對,不對,是數後四平山一戰你個貨風頭出盡,一猛對一傑,忘了是何景況,到時得瞧瞧你和李元霸誰尿的褲襠?”說道:“好神力!好肌肉!好曆害!怎麼練的?打沙袋?扛工字鋼?摔牛還是拔樹?還是把娘們架胳膊上練的?”

啊!

羅士信原地一楞,兩眼發木。

【作者注】山西省長治市郊區,至今仍有兩村相隔七八裏地。一為暴馬村,是當年秦瓊黃膘馬發瘋處。另一處為捉馬村,是羅士信抓馬處,村名沿用至今。故事,地名均有,但與張小石無關,筆借兩處地名話軼。

秦瓊拱手道:“今日多有冒犯,卻不曾吃罪,可見大人宅心仁厚,心地寬廣,俠肝義膽。秦瓊此生不忘大恩,來日定當粉身碎骨,以報大德。”聲中充滿殷誠,望著羅士信,說道:“羅壯士天生神力,天下無雙,今日大開眼界,若是效力朝廷,將來定能博個功名,前途不可限量。”

張小石悠然心悶:“這年頭的人也知公務員好幹,種地,養牛不好嗎?”

他這公務員,還是被驢踩出來的。

都怪子曰什麼: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七十二行,拾糞為王,三百六十門,公務員摸金抓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