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車輪上的堡壘——林肯(1 / 2)

經典車型數據:

型號:林肯城市加長版

排氣量:4.6

整體車重:3200千克

加速時間(0~100千米/小時):8.5秒

最高車速:180千米/小時

車標故事

林肯汽車是美國車中唯一一種以總統的名字命名的,它借助亞伯拉罕·林肯的名字來樹立自身形象,向世人表示自己生產的是美國頂級的豪華汽車。林肯汽車的車標是在一個矩形的中間放置了一顆閃閃發光的啟明星,既表示了對維護美國統一和廢除奴隸製的林肯總統的無限尊崇,也象征了林肯汽車將指引整個美國豪華車的發展方向。

1963年11月22日,第35屆美國總統約翰·肯尼迪和夫人傑基·肯尼迪來到了德克薩斯州的首府達拉斯訪問。中午12點整,肯尼迪夫婦乘坐的藍色林肯大陸敞篷車緩緩開進了達拉斯的迪利廣場。按照總統保衛原則,敞篷的總統一號在情況複雜的市區必須加裝防彈護罩,但是為了讓前來歡迎的民眾更好地和自己互動,肯尼迪違反了這個本來可以挽救他生命的規定。12點30分30秒,正當肯尼迪坐在林肯車的後排向人群揮手微笑時,廣場上響起了沉悶的槍聲,一顆6.5毫米的步槍子彈擊穿了肯尼迪的脖子。兩秒鍾後,凶手射出的第二顆子彈擊中了肯尼迪的後腦,鮮血和腦漿一起噴湧在了敞篷林肯車內,這是林肯汽車作為總統的堡壘第一次有愧於它的職責……

另立門戶

如果說勞斯萊斯和賓利是英國豪華車的絕代雙驕,那林肯和卡迪拉克就是美國版的喋血雙雄。這兩大品牌為了爭奪“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USA·001”這個象征著陸軍一號的車牌,從20世紀30年代就展開了你死我活的競爭,上演了整整70年“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慘烈劇情。

從某種程度上說,林肯和卡迪拉克算是同門師兄弟,因為他們的創始人都是亨利·裏蘭德(以一己之力打造出兩種豪華車品牌的牛人全美隻此一位)。裏蘭德於1843年出生在美國的佛蒙特州,他17歲時差點加入北方軍參加美國內戰,隻是年紀太小未能如願。內戰結束後,裏蘭德來到了馬薩諸塞州的軍工廠任職,在那裏,他體會到了精密生產和標準化製造對現代工業的重要意義。隨後,裏蘭德創建了自己的機械公司,專門生產汽車發動機。1902年,亨利·福特被投資商們從底特律汽車公司趕走,在圈內小有名氣的裏蘭德成了福特的繼任者。在接下來的幾年中,裏蘭德創立了卡迪拉克這個汽車品牌,他主導開發的全封閉車身、電啟動發動機和V8引擎成了美國汽車界的驕傲。更可貴的是,裏蘭德在卡迪拉克確立了“質量就是上帝”的信條,這也是這位汽車大師信奉一生的造車理念。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愛國心切的裏蘭德決定抽調公司的技術骨幹,為美國研製更優秀的航空發動機。然而裏蘭德的做法遭到了公司大老板比利·杜朗的強烈反對,這位滿腦子和平主義的通用創始人不希望自己的品牌卷入戰爭。裏蘭德認為自己作為管理者的決策權受到了挑戰,他憤而辭職,帶著兒子自立門戶,很多卡迪拉克的工程師和工人都跟隨裏蘭德來到新公司。裏蘭德的新企業以他第一次投票選舉的總統亞伯拉罕·林肯的名字命名。

福特入主

一戰結束後,裏蘭德結束了飛機發動機的生產工作,轉而生產高品質的豪華汽車。1920年,裏蘭德推出了第一輛林肯L型轎車,這款裝有V8發動機的汽車行駛平穩,操控性極好,最大時速更是達到了113千米。一時間快速的林肯汽車深受黑幫分子和警察的喜愛,前者是因為林肯的車門開啟方向和傳統式車門相反,更加容易在瞬間打開車門,方便他們販運私酒和槍支;後者是因為必須開著林肯才能追上前者。然而林肯的出世有些不得其時,1920年夏天,美國政府為了抑製通貨膨脹而大幅削減預算,美國國內的汽車市場一下子萎縮了40%,林肯L型的銷量下跌了一半,破產隻是時間的問題。當時能挽救林肯公司的隻有通用和福特這兩大巨頭,好馬不吃回頭草的裏蘭德不願意讓老東家通用看到自己的窘況,就向亨利·福特發出了求援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