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牛仔貴族——卡迪拉克(2 / 2)

分道揚鑣

對於美國汽車公司來說,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簡直是一個福音,他們的汽車終於可以漂洋過海地賣到歐洲了。不過對於卡迪拉克來說,一戰的爆發卻是一個噩夢,因為裏蘭德和通用的合作由於這場戰爭走到了盡頭。原因是這樣的,裏蘭德打算利用戰爭的機會擴大生產,把公司的業務擴展到飛機引擎上,可老板杜朗卻是個和平主義者,堅決反對公司以任何形式和戰爭發生關係。一番冷戰過後,裏蘭德成了被斬掉的馬謖,和前任亨利·福特一樣被卡迪拉克掃地出門。不過心有不甘的裏蘭德後來創建了自己的汽車公司,那就是大名鼎鼎的林肯汽車公司,這家公司後來又被亨利·福特收購,和卡迪拉克為美國豪華車老大的位置打了幾十年,當然這都是後話了。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那些在戰爭中發了大財的美國企業主們帶動了汽車消費,卡迪拉克迎來了一個發展的黃金年代。到1922年,卡迪拉克的年銷量已經達到了3.2萬輛,它在底特律的生產車間也擴建到了200萬平方米。然而1929年開始的經濟危機給了所有豪華車生產商當頭一棒,在那個跳樓的比買車的還多的瘋狂年代,數以百萬的人失去了工作,豪華車的銷量一落千丈。麵對著這種局麵,卡迪拉克的管理者們並沒有絕望,他們相信經濟總會好轉,而豪華、舒適的汽車仍將流行。帶著這種固執他們在1930年推出了世界上最豪華的V16型卡迪拉克,這種汽車一經推出就獲得了暢銷,成為了20世紀30年代的暢銷車型。

貓王的最愛

在20世紀50年代,最能代表美國文化的兩種元素就是貓王的搖滾樂和卡迪拉克的汽車。1956年1月27日,貓王第一張銷量過100萬的唱片《傷心旅館》正式發行。在從唱片公司拿到了巨額支票之後,窮人乍富的貓王幹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給母親買了一輛粉紅色的卡迪拉克。在此後的十幾年中,貓王先後買下了100多輛卡迪拉克,其中大多數被他送給了親人、朋友或是萍水相逢的陌生人,這種看似瘋狂的行為無疑給卡迪拉克公司做了最好的廣告。

新的起點

珍珠港事件爆發後,卡迪拉克汽車也迅速轉入了軍工生產,坦克取代了汽車出現在卡迪拉克的裝備線上。不過由於戰爭遠離美國本土,卡迪拉克並沒有因為戰爭而停止新車型的研發。戰爭結束後不久,卡迪拉克的設計師們就從P-38“閃電”戰鬥機身上找到了靈感,將戰鬥機的座艙和尾翼引入了卡迪拉克車身的設計。這個從天空到地麵的靈感讓卡迪拉克汽車風行一時,人們甚至通宵達旦地排隊,隻為買到一輛卡迪拉克汽車,一些囊中羞澀的年輕人甚至合夥購買卡迪拉克,然後輪流使用。到1955年,卡迪拉克的銷量達到了15萬輛,這個數字已經超過了林肯和克萊斯勒的銷量總和,此時的卡迪拉克真是拔劍四顧心茫然。1956年,卡迪拉克推出了經典的愛爾多拉多敞篷轎車,這種安裝了巨大尾翼的汽車更像是格魯曼或者洛克希德設計的新飛機。當然,這款汽車具備了享樂者所期待的一切:不鏽鋼車頂,彈簧坐墊,座椅自動調節和貴得驚人的價格,據說當時美國有能力掏出支票買下這款汽車的人還不到四位數。

然而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在戰爭中元氣大傷的歐洲汽車廠商們開始進軍美國,比如奔馳車在1964年就向美國銷售了8000輛汽車。然而卡迪拉克的管理層顯然沒有意識到威脅來臨,他們還沉醉於自己的成功,到1968年7月為止,卡迪拉克汽車在戰後已經銷售了300萬輛,這確實也是個值得驕傲的數字。然而在接下來的20世紀70年代,石油危機開始讓美國人在購買耗油量高的豪華車時滿懷疑慮,人們開始轉而購買日本和歐洲那些小排量低油耗的汽車,這時的卡迪拉克才如夢初醒,原來最可怕的對手已經來到身邊。此後,卡迪拉克開始向外國汽車宣戰了,它用西馬龍車型挑戰寶馬3係,用阿蘭特豪華車對抗奔馳的SL跑車,不過美國汽車市場的多元化已經是大勢所趨,卡迪拉克的所作所為多少有些力不從心。當然,卡迪拉克也不是沒有自傲的地方,就像英國王室寵愛勞斯萊斯和賓利一樣,美國的政要們對卡迪拉克和林肯也是情有獨鍾。從一戰前後的威爾遜,再到柯立芝、羅斯福、艾森豪威爾、裏根、克林頓和奧巴馬,美國的總統們都對卡迪拉克寬敞的車內空間和車身外的防彈裝甲青睞有加,畢竟他們從事的是美國危險性最高的職業。

想知道美國人在二戰後是何等的自信和霸氣嗎?請參照卡迪拉克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