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普車表現得如此全能,自然也就成為了各個戰場的明星。在白雪皚皚的斯摩棱斯克,蘇聯紅軍用吉普車為轟炸機加掛彈藥;在利比亞的沙漠,英軍用吉普車搭載特別空勤團的士兵突襲德軍後方,進行暗殺、破襲和營救戰俘的特種作戰;在卡薩布蘭卡和德黑蘭,美國總統羅斯福甚至為了乘坐吉普而放棄了勞斯萊斯……從1942年開始,人氣無限的吉普成了最供不應求的武器。為了增加產量,威利斯公司甚至直接授權給福特汽車,攜手來完成雪片般的訂單。在戰爭最激烈的1943年,每天都有上千輛吉普車從波士頓、亞特蘭大的港口被萬噸巨輪運往利物浦、卡薩布蘭卡、仰光和新幾內亞。就這樣,吉普成了美國大兵最好的身份證明,不開吉普的美國士兵都不意思和盟軍戰友打招呼,一些德國士兵甚至認為每個美國大兵都有一輛自己的吉普。到1945年戰爭結束,一共有64萬輛吉普被生產出來,威利斯公司僅在吉普的生產上就淨賺了3億美元,吉普的影響力達到了頂峰。
民用也為王
血雨腥風的戰爭在1945年終於結束了,威利斯公司尷尬地發現自己的生產線上隻剩下了吉普一款車型,如何讓吉普成為受歡迎的民用車就成了大問題。不過那些退役的美國大兵在此時幫了大忙,複原回家當農場主、護林工人、牧場主的士兵們將吉普當成了拖拉機、貨車或家用車使用,使其在戰後的頭幾個月中就賣出了近8萬輛。在接下來的20世紀50年代,吉普的輝煌得到了延續,它不但成為了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的經典藏品,還有了位慷慨的新主人——大實業家亨利·愷撒。他斥資6000萬美元買下了威利斯公司,並在1954年推出了吉普5型民用車。在當時的美國人看來,沒有哪種車可以和這款性能可靠、價廉物美的新吉普相提並論。
到了20世紀60年代,外形粗獷的吉普又成為了都市白領治療焦慮症的最好藥方。每到周末,那些喜歡郊遊的工程師、電影明星或企業高管們就會帶著家人,駕駛著吉普來到郊外,吉普的後備箱中則放著美國人郊遊必備的帳篷、烤肉架和魚竿。當時美國的驢友們甚至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如果吉普都不能帶你去那兒,那你要考慮下你該去那兒嗎?
1970年,吉普再次換了主人,美國汽車製造公司以7000萬美元收購了愷撒汽車,在他們雄心勃勃的計劃中吉普車的日產量要從170輛提高到600輛。1976年,這個諾言得到了兌現,吉普曆史上最暢銷的車型“切諾基”問世了。切諾基取自美洲印第安部族的名稱,據說這個族群的印第安人世代以狩獵為生,爬山越嶺如履平地。不知道是不是這個名字寓意太好了,切諾基讓吉普當年的銷量提高了整整10倍,還被多家美國汽車雜誌評為了當年的年度最佳車型。然而到了1978年,由伊朗政局引發的石油危機重創了美國所有的汽車製造商。雖然吉普的銷量並沒有降低,但受其他車型所累,美國汽車製造公司迅速從盈利變成了虧損。1986年,負債超過10億美元的美國汽車製造公司被克萊斯勒汽車公司收購,用《財富》雜誌的話說,克萊斯勒這位“醉翁”對AMC(美國汽車製造公司的英文縮寫)的其他車型根本不感興趣,他們唯一在意的就是吉普的生產線。
盡管吉普並沒有流線型的車身,也沒有令人瘋狂的速度和貴族傳統的沿襲,但是魅力獨具的它卻像一位不死的老兵,在誕生後的60多年中一直活躍在世界上每一個角落。如果你有幸在荒漠中的高速公路上看到一輛剛猛如《變形金剛》中的擎天柱,腦門上還刻著“Jeep”標誌的大家夥,請和它打聲招呼:“Hello,吉普”。
最好的代言
哪位美國將軍是吉普最合拍的形象代言人?內斂隨和的布雷德利、桀驁不馴的麥克阿瑟,還是堅定果斷的艾森豪威爾?都不是,能夠像吉普一樣簡單、暴躁和無畏的美國將軍隻有一位,他就是被羅斯福稱為“我們時代最偉大的戰將”的喬治·巴頓。這位四星上將在戰場上隻駕駛兩種車輛,一是謝爾曼M4型坦克,另一個就是威利斯吉普。從沙塵漫天的北非沙漠到熱情似火的巴黎香榭麗舍大道,吉普車、望遠鏡和馬鞭就是巴頓永不離身的裝備。甚至在1945年12月9日,巴頓外出打獵遭遇車禍身亡時,陪伴他的還是一輛吉普,他和吉普的關係算得上“同生共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