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節 惡懲艾詔(1 / 2)

烈日當空,太陽高高掛在人的頭頂上,李鴻基無視流賊的目光,泰然自若傲立於旁,在光輝的映射下,將他偉岸的身軀

拖得遠遠的。

虯髯大漢上前挽起倒落於地的三人,徐後才走近李鴻基身前,賠罪道“在下張獻忠,妨才有得罪之處,還望英雄見諒,世

道艱難,我等亦是不得矣而為之”

“你是張獻忠”虯髯大漢的話可嚇了李鴻基一跳,張獻忠乃是明末與李自成名頭相媲美的人,是

起義軍兩隊之一的領導人。

“行不改名,坐不改姓,在不正是定邊縣的張獻忠”張獻忠點了點頭,肯定道。

“在下李鴻基,張壯士的名頭可是久有耳聞”從後世曆載了解,李鴻基知道許多關於張獻忠的資料,如:八大王屠川案,千

船沉銀之迷。就連今生的記憶裏也有張獻忠的耳聞。

“慚愧,張某行事過於急撞,當年在軍中一怒之下犯下滔天之罪,幸好上司陳洪範將軍替我求情,才得以保存性命,卻從此

脫離軍職流落鄉間”回想起那段不堪往事,虯髯大漢張獻忠臉有赧色,神色黯然,徐後一閃而過,恢複往日之容。

“張兄無須遮掩,軍中犯案一事李某亦曾聽聞,你為救下屬甘願違背軍規,此情此心讓李某佩服”李鴻基對於張獻忠抗軍

命救下屬之事,是欽佩的。

張獻忠灼熱的目光在十餘位流賊身上一掃而過,漲紅了臉道“李兄一言說到張某心坎裏,對,為了兄弟,什麼都是浮雲,

軍規又如何”

張獻忠話剛畢,餘流賊眼色漲紅,淚珠差點奪眶而出,身體不由往後退了退,對張獻忠成擁護之勢。

受氣氛的渲染,李鴻基也黯然落淚,曾經他也擁有一夥生死與共、休戚相關的兄弟,卻因一位女人的介入,鬧得四分五裂,

遠隔四方,終連自己的命也搭了進去。

“李兄可是米脂人士”張獻忠瞧了瞧李鴻基腳下的擔子,道。

李鴻基低下頭挑起擔子才道“張兄好眼力,李某乃米脂縣李家寨人”

“李兄屈於村野之中,豈不將一身武藝浪費,何不加入兄弟中來,劫富濟貧,再聚梁山佳話”張獻忠眼見李鴻基就要離去

,不由開口勸說。

正欲行走的李鴻基愕了一愕,停止了腳步,回頭道“李某亦曾向往兄弟同室而臥的生活,奈何家有內子,不易再奔波四

方,還望張兄見諒”

“如此,兄弟也不勉強李兄,望他日你我有緣再聚,大醉三天三夜”

拜別了張獻忠等眾,李鴻基又重新踏上了回村的路途。

望著回途中的盛開的鮮花,綠幽幽的小草,茂密的林木,李鴻基覺得剛才拒絕張獻忠的邀請,是最好的選擇,安安樂樂是福

踏入李家寨,便是陳寡婦的房舍,李鴻基心情雀躍,終於回來了,相信此時娘子已經整好了飯菜,站在院門前等著自己歸來

正當李鴻基走過陳寡婦房舍後,耳邊傳來了陣陣調侃之音。

“小美人,你就從了我家老爺吧”

“小娘們,讓我們家老爺親上一口”

“……”

“救命啊”忽然,李鴻基耳邊傳來一聲尖銳的女聲,驚得李鴻基騰躍而起,這聲音似是韓家娘子口中所發出的。

奔馳而來的李鴻基看到了一生最憤怒的一幕,順著他的目光探去,二位約摸二十有餘的大漢將韓家娘子睹住在家門口,一位四

十有餘的男子以灼熱的目光在韓家娘子身上渺來渺去。而這時的韓娘子像一隻受驚的小白兔,摔落地上,瑟瑟發抖。

“娘子”李鴻基扔飛了擔子,奔跑上前,發出怒吼的咆哮聲。

“相公”本就受驚的韓家娘子,看到這熟悉的影子奔來,頓如黑暗中見光明,幹旱遇甘霖。一股莫名的力氣從她身上萌發,

站了起來。

那位四十餘歲的男子一雙眼珠本就在韓家娘子身上轉動,待順著韓家娘子的目光探去,見到李鴻基的身影時,不由臉怒,吩

咐身前的仆人“攔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