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幾年前,我得一機緣訪問英倫,公事辦妥之後就匆匆前往劉易斯鎮朝聖。從倫敦樞紐中轉站維多利亞站坐上火車前往布萊頓市,這趟列車會途經劉易斯鎮站。有一點一定要注意,初次乘這趟列車,請務必向站台引導員詢問清楚,您踏上的車廂是不是開往劉易斯鎮?而且一定要問清楚車廂,因為中轉站的列車經常在很短的時間化整為零,轉眼之間,幾個不知道從哪裏冒出來的火車頭拖著幾個車廂就屁顛屁顛走了,經常有初來乍到者上錯車。
劉易斯鎮距離倫敦以南65千米,它的名字來自盎克魯·撒克遜語“Hlew”,即為“山”之意。與中國的山城重慶類似,這座位於英國英格蘭東南部的城鎮也是建在山地上。劉易斯鎮曆史悠久,1264年,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一世與其父在對貴族的內戰中,在此慘敗,史稱“劉易斯戰役”。
今日的劉易斯鎮是東蘇塞克斯郡首府,東蘇塞克斯郡給遊客印象最深的應該是峻險壯觀的白崖。白崖之所以白,是由於它的構成是一種名為白堊的極細而純的粉狀灰,如果把這些粉狀灰拿到電子顯微鏡下,你會發現一個美輪美奐的世界……
它們全部是直徑在10~30微米以下的極為微小的鈣質超微化石,有的像橢圓形的盤子,如顆石(Coccolithus)、橋石(Gephyrocapsa)、艾氏石(Emiliania);有的像螺旋形條紋的盤子,如鈣盤石(Calcidiscus);有的像長棍狀的法國麵包,如棒石(Rhabdosphaera);有的像一條獨木舟,如舟石(Scapholithus);有的則像是一堆可口的饢,如條球石(Syracosphaera),等等。這些鈣質超微化石加上與其共生的有孔蟲化石,就在英、法海峽兩岸形成美麗的白崖,這片白崖綿延幾十千米,在大西洋的潮水日夜衝擊之下,驚險而壯觀。
這片海岸線之後便是一個個古色古香、有著深厚曆史積澱的小鎮。劉易斯鎮就是一個典型的英式小鎮,這裏安全、靜謐,居民極為友善,漫步於此,總是讓人感到別樣的寧靜與氣度,一種日不落帝國的高貴氣質若隱若現。
古鎮最大的好處就是很難感覺到時間的消逝,而早春的蒙蒙細雨透著寒意,不緊不慢的雨水沁人心脾。我坐在劉易斯鎮上的咖啡館裏,點了一份炸魚配土豆條,蘸著鹽或醋,想著距今約186年前,即是1822年3月的某天清晨,曼特爾老兄在這裏,可能就在我附近的一座民宅中,都幹了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