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鱟(hòu)和鱟眼仿生(2 / 2)

現在我們再來看看視覺的側抑製,首先被發現於鱟的複眼中,後來發現許多動物,如貓、猴等都存在著視覺側抑製的現象。哈特蘭和他的助手用鱟的複眼做實驗,把精密的微電極的一端插入一個小眼的視神經纖維上,另一端接到測量放大器的輸入端,觀察其對光輸入的反應。當光束照射這個小眼時,從微電極上記錄到一串脈衝,脈衝的大小基本與光強度的對數成正比。把兩根微電極的一端分別插入兩個鄰近的小眼視神經纖維,另一端各接測量放大器,用同樣強度的光束同時照射到這兩個小眼,從兩者的微電極上都記錄到脈衝,但是,這兩者的輸出脈衝頻率都比單獨照射時的頻率低。這就表明:當一個感光細胞受到光刺激引起興奮,可使相鄰的感光細胞受到抑製,也就是說各個小眼的輸出起著減少附近小眼的輸出作用。由於這種抑製作用是通過小眼視神經纖維之間的側向聯係網絡來實現的,因此,哈特蘭把它稱為側抑製。側抑製起著加強對比度的作用,使物體的輪廓突出,從而所見形象也就更加清晰了。可以想象,當海中物體的光投入鱟眼複眼中的那部分小眼引起興奮,產生脈衝,由於側抑製,抑製了這部分小眼以外的小眼發放脈衝,這樣在鱟腦的視覺中樞上接收到的信號就有明暗的反差,於是,物體的輪廓也就清晰地顯示出來。前麵提到的電視屏幕圖像是由一個個小點湊合而成,當要在屏幕上顯示電視片名時,如果把拚成片名的那些點變亮,同時把片名以外的那些點變暗,這樣由於黑白對照分明,片名就會顯得格外清晰。可見鱟眼仿生是仿生學上的成功事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