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赴許昌冷對曹操(1 / 2)

“正因幽州擁有重兵,立於冀州之北,主公若是不取,則如芒刺在背,時時需要提防。而且幽州產鐵,是鑄炮的上佳之處,若取幽州,則可增強軍力,以抵禦南方諸侯。”

趙成一個威脅加上一個誘惑,說得袁紹點頭連連。

“如今幽州州牧雖是劉虞,但兵權卻在公孫瓚與公孫度之手,主公若是用些計謀,不難使幽州不戰而亂,到時隻需乘虛而入,便可輕取幽州了!”

想法的後麵總要跟著一個做法,趙成非常專業地給袁紹提供了一次“一條龍服務”。而袁紹對趙成的這次服務,也表示很滿意。

他整了整自己的錦袍,猶豫了一下,“將軍雖然言之有理,但是欲取幽州,恐怕還要從長計議啊!元圖你如何看?”

“尼瑪!狄仁傑有個元方,袁紹有個元圖!”趙成開始對袁紹的謹慎表示質疑了,覺得他謹慎得有些過了頭,什麼大事小事都要把自己的謀士問個遍。

“屬下認為賈將軍之見,頗為有理。巨州如今已是要害之地,應該要重兵駐守。而取幽州之事,在下認為非同小可,若無萬全之策還是不要輕舉妄動。”

這個逢紀原來也是個保守派,隻從謀士的性格上看,趙成覺得曹操要比袁紹強得多,郭嘉大膽而精於算計,能做出常人想不到的事情,這樣的對手才是最可怕的。

“主公,取幽州之事並不急在一時,隻要巨州穩固,時機成熟時再取也可。但是巨州目前兵力薄弱,應加緊征兵!”

袁紹的老兵是靠不住的,所以趙成想要多招新兵,隻要他管教得當,以後這些新招來的士兵就可能為他所用,這完全是借地種瓜的好事。

“賈將軍預計巨州應駐守多少兵馬?”

“如今巨州共有五萬兵馬,都駐守在各大城池,此兵力乃常駐兵力,不可調動。屬下想再征三萬兵馬,在巨鹿嚴加訓練,以備戰時所需。”

“常山國毗連並州,隻需一萬人馬以備後勤之用即可;中山國雖與幽州相鄰,但不宜駐紮重兵,以免幽州起疑,屬下認為兩萬兵馬足矣。剩餘五萬,駐紮在巨鹿。其中廣宗是要衝之地,與曹操的清河國相鄰,應駐一萬人馬;廣年與魏郡和趙國相鄰,也是要地,同樣要駐一萬人馬;其餘三萬駐守巨鹿,若起戰事,南北皆可馳援!”

趙成把自己的兵力部署說了出來,袁紹聽完,有些不放心。

“八萬人馬,將軍能保巨州之安嗎?”

“單說兵馬,自然是多多益善,隻是巨州如今錢糧不足,八萬人馬恐怕已是極限了。”趙成說著朝田豐投去詢問的眼光,田豐則肯定地點了點頭。

“若是效仿之前冀州的屯田之法,兵力應還可增加兩萬,不過要耗些時日才行。”屯田的辦法雖然好,但是要士兵們真能自己養活自己,肯定需要花個半年以上才行。關鍵地裏的莊稼不是一種下去就能結果的!

袁紹接著又叮囑了一些細節,讓趙成對神火營的事多上上心,直到深夜時候趙成才回了房間休息。他沒發現袁芳在房間裏,心中居然有些失望……

第二天吃了早飯,李典集合了衛兵,在太守府外等著曹操。趙成自己騎了自己的馬,也在門口等著。曹操和袁紹說了一些連他們自己都不想聽的話,相互擺著笑臉就道別了。

從巨鹿到許昌的路程可不算短,趙成本來是不想騎馬的,因為騎馬久了會蛋疼!(這是真的蛋疼!)

可是曹操和李典都騎馬,隻有郭嘉坐馬車,趙成難得找到這麼好的機會,所以才不得已騎馬。因為隔離了郭嘉,他忽悠曹操的成功率,起碼要高出三成。

而在他的大計劃裏,忽悠完袁紹,就必須忽悠曹操。

現在已是初秋,秋高氣爽,騎馬在官道上也挺自在。曹操騎了匹白馬,身上穿套淺藍的錦衣,頭上還是那個紫金冠,本來就有些模樣,再加上這打扮,真是帥到掉渣了。那大腿上掛著的寶劍,就像是現代男孩抱的吉他一樣,要多騷有多騷!

趙成沒心思看曹操這小白臉,隻是和李典有一句沒一句的聊著,主要是李典比較悶,趙成不問,他基本都不開口,聊了半天,趙成也覺得沒了意思。

曹操騎馬在前麵發現趙成和李典沒了說話聲,就主動朝趙成說起話來。

“初次見到將軍,我便有似曾相識之感,不知將軍與我是否曾經見過?”

趙成聽了這話,差點沒從馬上摔下來!“你丫把妹多了吧,居然一開口就說這樣的話?”

“大人恐怕隻是覺得在下與你相識之人有些神似吧,在巨鹿之前,在下並未與大人見過。”

“嗬嗬,大概是如此吧!將軍身為武將,居然可以出口成章,的確讓我佩服啊!如此文采,想必出自名門吧?”勾搭完了就打聽戶口,這套路還真是嫻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