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識奸計退守寧城(1 / 2)

見董卓收了兵,趙成也趕緊帶領部隊回了寧城。

本來一路上他都憂心忡忡,直到確認了寧城的安全,他才鬆了一口氣。

想來曹操和袁紹沒有得到消息之前,肯定是不敢輕易從洛陽城裏調兵出來的。

趙成之所以擔心寧城,是因為他們的輜重部隊全都留在這裏,任瀟她們也都還在寧城,而且寧城是他們往東的必經之路,要想回冀州,必須要從這裏過虎牢關。

如果曹操和袁紹偷襲了寧城,那沒了糧草補給,後果就不堪設想了。

趙成下令部隊休整,召集了幾個將領,一起商討下一步的行動。

等人都到齊的時候,趙成先向大家分析了一下當前的形勢,並且把自己的推測說了出來。

“如果我的推測沒錯,我們是被曹操和袁紹算計了。他們故意以討伐董卓的名義讓我們發兵洛陽,其實是想讓我們來與董卓決戰,削弱董卓的兵力,然後再坐收漁翁之利。”

趙成一說完,帳裏的將領們全都麵色凝重起來。

“將軍的推測雖然合理,但是還是不能確定是否屬實,也許孟德與本初有何不測,也猶未可知啊!”

劉備到了這個時候還對曹操和袁紹抱有希望。

“怪不得書裏寫你仁慈,你這人還真是好得有點缺心眼!”趙成心裏對劉備評價道。

“為了確定我的推測,我已經派人去查探了,馬上就能得到結果,不過我認為我的推測一定沒錯。”

趙成話剛落音,探子就跑進大帳,跪在趙成麵前稟告情況。

“洛陽城門緊閉,任何人不準出入,董卓也被阻在了城外!城上布滿禁軍,隻要有人馬靠近,立即亂箭射死!”

這個消息足以證明了趙成的推測,袁紹和曹操一定控製住了洛陽城。

細細想來,趙成覺得曹操和袁紹這個計謀還真是高超,不但在政治上控製了皇權,在軍事上也可以同時削弱董卓和趙成他們。

如果計劃得逞,天下一定歸曹操和袁紹所有。

“既然董卓也進不了洛陽城,那足以證明將軍的推測沒錯!”張頜聽完探子的報告,站出來說道。

“如今董卓和袁紹的兵力都在我們之上,任何一方我們都無法抗衡,更別說要同時麵對兩個強敵了!”

趙成想了想,說道:“就兵力而言,董卓確實勢大,而曹操和袁紹的兵力可能與我們相當,不然寧城現在肯定已被袁紹和曹操所占!”

劉備又對趙成的推測提出了質疑:“如果袁紹的兵權未被削減,以司隸校尉的職位,最少統領二十萬兵馬。怎麼會和我們相當呢?”

劉備的質疑的確沒錯,趙成和劉備現在隻有了十一萬人馬,董卓最少還有二十三萬,而曹操和袁紹的確也有二十多萬的兵馬。

趙成笑著把地圖攤開,指了幾處地點,對著劉備說道:“袁紹和曹操還在這裏、這裏、和這裏都安排了守軍,防止我們和董卓逃出司隸州!所以洛陽現在的兵力不過在五萬左右。”

趙成所指的三個地點,分別是西邊的函穀關,北邊的箕關和東邊的虎牢關。

這幾個關口是司隸州的駐兵重地,專門負責洛陽城的戍衛,控製著西、北、東三路要道。

如果曹操和袁紹想要把董卓和趙成他們一舉消滅,那守住這三個關口,無異於是斷了他們的退路。

關羽看了看三個關口的位置,點著頭說道:“隻要把住這三關,我們和董卓就如同困獸,隻能任其宰割了!”

“既然哥哥料定洛陽城內隻有五萬守軍,不如我們攻入洛陽,殺了曹操和袁紹這兩個奸賊!”趙雲狠狠地對趙成建議道。

“不可!此時我軍、董卓軍與袁紹軍猶如三足鼎立,互為敵對。我軍若攻洛陽,董卓便會乘虛而入,到時腹背受敵,我們必敗。”一位文士打扮的中年否決了趙雲的提議。

這人趙成並不認識,是劉備的手下。不過聽了他的分析,趙成覺得這人很有見地,便朝劉備問了起來。

“這位先生是……?”

“哦,此乃豫州名士,徐庶,徐元直。”劉備介紹道。

徐庶?好像很熟悉,但是趙成還是不知道是誰。

“原來是元直先生,先生所言甚是,如今三軍對峙,不隻是我們不敢攻擊洛陽,董卓肯定也不會輕舉妄動。”趙成說完,徐庶也點頭表示同意。

“難道我們就隻能死守寧城麼?”張飛生氣地問道。

“死守寧城也不可!”趙成說道。

“曹操和袁紹的兗州援兵馬上就到,我們糧草也不多,隻要相持十天,我們沒了糧草,就不攻自破了。”

徐庶這時也補充道:“而且曹操和袁紹控製了天子,如果傳令各州牧領兵前來,那我們和董卓就必死無疑了!”

“所以目前最要緊的就是突出重圍,隻要回到冀州,就可以再組織力量與曹操和袁紹對抗。”趙成把接下來的目標說了出來。

“虎牢關曆來就是兵家重地,防衛堅固,城牆高深,即便沒有重兵把守,也是易守難攻,若要強取,實在是難事!”張頜先把攻擊虎牢關的難處說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