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不需要我留下來?”楊隱問。
“你已經幫了我很多了!劃到公司賬上的錢,以及高利貸還掉的那些錢,等我回去後再算給你。”餘競冬低著頭說。
“錢的事不急。既然你堅持,那我明天就回去。隻不過,你一定要冷靜處事。千萬不要再意氣用事了,如果實在達不成目的,就當買個教訓。”楊隱誠懇地勸解他,希望他再不要在這件事上一意孤行下去。
楊隱走後的第三天,何長根就主持召開了市長辦公會議。餘競冬在會上表態,考慮到競豪集團內部投資結構的調整,目前無力再繼續投資供熱項目,他同意項目先由市ZF接管,在保證競豪回收全部投入的前提下再進行項目轉讓,並希望以公開招投標的方式轉讓該項目。
會議結束後,建設局就開始主持交接工作,整整一周,交接工作才算完成。
然而,接下來發生的事卻是他意想不到的。
就在餘競冬簽完交接文件的第二天,烏拉市ZF作出決定:競豪投資公司未能在合同約定的建設期內完成供熱項目的建設,根據合同約定,該項目由烏拉市ZF無償收回。
做出這個決定的時間,離合同約定的項目完工時間還有三個月。以餘競冬多年的開發經驗,這個項目的建設工期原來是綽綽有餘的。但因為他的突然被拘,造成了工期拖拉和停工,目前這三個月的時間,項目未必能完工,但是不是一定不能如期完工也下不了定論。康懷北坦言,他打了那麼多大大小小的官司,從沒碰到過這樣的情況!
餘競冬雖然記著楊隱的提醒,但想到投入的近億資金要付諸東流,到底是沒法淡定的。他帶著要求烏拉市ZF秉著尊重客觀事實的態度進行資產清算的報告,直接找到何長根,請他看在過去對這件事也多有參與和認知的份上,能和曲楊及其他市領導再多多溝通,為競豪留條路。
何長楊隱一副為難的樣子,“餘董,不是我不想幫你。問題是,你以前許多事和海青市長、長海書記都是口頭約定的。你也知道,我們ZF辦事,講究的是集體討論決定,誰也不能把權力淩駕於集體之上啊!”
何長根是真想幫餘競冬一把,過去餘競冬在烏拉受的那些窩囊氣,他不是一點不知道。但是作為市長,他不能拿國家的錢開玩笑。而且,從審計部門初步彙報的情況來看,競豪供熱在項目建設過程中,也確實存在違規建設的問題。退一萬步講,就算當時餘競冬是得到了前任領導的口頭承諾,但終究沒有形成任何書麵紀要,也沒辦過任何手續,他和曲楊都沒膽量拍板讓餘競冬過這一關。
餘競冬心裏窩火,但又不能怪何長根,隻好繼續與他商量,請他無論如何為競豪再爭取一下機會。實在不行,可以再召開一次市長辦公會議,討論一下有關資產清算的事。
何長根出於同情,終於答應再跟其他班子領導商量商量,讓餘競冬回去聽信。
接連的打擊,讓餘競冬這個踏入商海多年的人也有了心力交瘁之感,在與康懷北一起吃飯的時候,他說:“有時候我真是連死的心都有啊!明明是懷著一腔熱情來這裏投資,結果卻搞得不但錢財無歸,還聲譽掃地,既護不住自己也護不住自己的女人,這算TM怎麼一回事啊!”
康懷北拍拍他的肩勸道:“大丈夫應當能曲能伸。人生真是因為有了這些劫難,才會更懂得得來的可貴,這又何嚐不是塞翁失馬呢?”
餘競冬喝下一杯高粱燒,清了清喉嚨說:“也是!想想我這幾年,人情冷暖、商海起伏也算都經曆過了,最壞也不過如此了。”
“能這樣想就好!”康懷北與餘競冬碰了碰杯,也將一杯子酒倒進嘴裏。
楊隱這時打電話給餘競冬,告訴他,沈康找到了,而且他出現的地方並非別處,就在梅州汪秘的家裏,與他同去的人不是別人,正是餘飛。
餘競冬握在手裏的酒杯被他一下擲了出去,他緊咬自己的牙根,恨聲問:“餘飛怎麼會和他在一起?”
“小石查到,他們在你們做第一個項目的時候就認識了。”楊隱在電話裏吸了口氣,“另外,玲瓏聽到他們說,烏拉市ZF已把供熱項目轉讓給一家叫齊鴻熱電的國有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