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後,楊隱和秋雅一起去了溫州,當初為“杏林競秋”開盤解圍的黃老板接待了他們。
這位黃老板並不是溫州的城市居民。確切來說,他是永康山裏土生土長的山民,原先一直經濟困頓。所謂窮則思變,竟讓他想出讓村民集資,外出投資買房的招,還真成了。這兩年,他南下深廣,北上京城,帶著一幫村民,四處出擊,都賺到了不少的錢。慢慢地,原來一起出來的人,開始分散開來,各自又組成了自己的一個個小團體,到處撈金。但隻要黃老板一發話,他們又都會聚焦到一起,集體行動。
楊隱去前就讓秋雅準備了價值不菲的禮品,見到黃老板先呈上這份心意,再道明了來意。
一聽是讓自己帶人投資寫字樓,黃老板有點猶豫。他不是沒投資過寫字樓,但那是北京、上海這樣的一線城市,租金高昂,升值空間巨大。對於S市這樣的城市,有多少企業會進來入駐,他可吃不準。
楊隱適時向黃老板講了自己對彙金大廈的定位,更是向他詳細分析了高新技術園區的現狀,他說:“目前,進入園區的企業都為電子產品生產企業,隨著高科技產品在國內的興起,這些企業未來都會有大發展。借鑒國外的經驗,這些企業的上下遊配套企業,很快就會在園區周圍集合,屆時,對寫字樓的需求就會高漲。但作為投資商,你到那時再進場投資寫字樓,還能賺多少錢呢?”
黃老板問:“你那麼有信心?”
楊隱笑道:“其實,我真不用跟您講這麼多市場分析,最普通與直觀的道理就是,寫字樓還沒讓人賺過錢,就必然會有睡醒讓你賺錢的時候!”
“哎,這話我愛聽!”黃老板笑道。
“所以啊,您真沒必要猶豫。隻要您肯組團過來,這市場還不是馬上就起來了?投資人的心態都是追漲殺跌的,您讓大家看到了前景,您自己也就有了錢景,不是嗎?”楊隱向來喜乘勝追擊。
黃老板也已與南北不少開發商合作過,自是不會在這種時候含糊:“那這個價格,你準備怎麼給我呢?”
楊隱與秋雅對視一眼,秋雅道:“包銷一幢,單價三千五。”
“哈哈哈,秋總監,你可真是越來越小氣了!你別以為我不知道,現在S市的辦公樓才多少一平方,三千五,我到時候轉給誰去?!”黃老板不客氣地說。
秋雅莞爾一笑說:“哪能啊!剛剛我們楊總不是說了嗎,市場是追漲殺跌的,你把價格都抬上來了,還怕沒市場?別半道上你都不舍得賣啊!”
黃老板直搖頭,指著秋雅道:“你這小姑娘,現在把我當蔥頭了啊!不行的,這個價格,我到時候沒得賺,風險太大。”
楊隱哈哈笑了起來,說:“在美女麵前當當蔥頭也無所謂的。不過,我們可沒想過讓您當蔥頭。這樣,您說說,什麼價能做。”
黃老板伸出三根指頭說:“整三千。”
秋雅剛想點頭,楊隱對她使了個眼色,才對黃老板道:“這不行。按這個價格,沒多少人願意跟風的。這樣吧,不聽你,也不聽我,折中處理,三千二。”
黃老板嘿嘿笑道:“楊老弟,你比美女門檻精。成交!咱們就這麼說定了,到時,我帶人過去,三千二每平的價格,給你包一幢!”
“一言為定!”雙方擊掌為約,秋雅又將包裏的意向書拿了出來,等黃老板簽了字蓋了章,又興高采烈地邀請黃老板一起吃飯,答謝他又一次仗義相助。
當晚楊隱和秋雅與黃老板叫來的一幫投資客共進晚餐,大醉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