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偷襲趙國得手,盧煥龍並沒有被勝利衝昏頭腦。他是要告訴將士們,不管是什麼樣的榮耀,都不屬於他們!他們注定要是一支被遺忘的部隊,隻有先遺忘於自己的國家,才能有那個本事去遺忘於他國。隻待時機一成熟,就將敵國殺個措手不及,片甲不留!
第一次偷襲得手,不少的將士都是興奮而又激動,心想著等回到了周國,一定要對其他的將士吹上一番。無奈盧煥龍的死命令一下,他們也隻得遵守。一開始很不習慣,慢慢的到了後來,他們就覺得是理所當然的了。再到後來執行這些任務的時候,他們已經變得麻木了。
沈豐對於這支部隊一直是十分的關注,可是,在盧煥龍的命令之下,明日裏要想進入這個營區實是難上加難。沈豐除了很早的時候,有機會進入觀望之外,就再也沒有機會進入其中。在自己的弟弟難得回家一趟的時候,他也問不出半點的信息,沈登隻說就是訓練強度增大而已,沒有什麼特別的,讓沈豐自是無奈至極。
不單單是沈豐,就連盧煥龍的妻子們,甚至包括周馨兒,都不是十分的了解這支部隊。其實,也是因為周馨兒壓根就對這方麵事不感興趣,要是真感興趣了,盧煥龍也自得如實彙報。有時候,看到盧煥龍疲憊不堪的回家,周馨兒心疼之下,隻得命令他不得如此拚命。盧煥龍對於這樣的命令自然是左耳進右耳出,不是他不想歇息,是因為使命沒有完成,他知道自己決計不能夠停下腳步,否則自己一定會停滯不前。
而如果周國放慢自己的腳步,也一定意味著往後的危險就更大!
不知不覺之中,一年的時間就快要過去了。
在這一年的時間內,有了盧煥龍在農業上的措施,再加上天公作美,周國有了一個十分好的收成。此外,在大力發展農業經濟的顯著效果之下,周國各方麵的狀況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周國的百姓雖然遠遠沒有達到全線溫飽的狀態,但是相比一年之前,已經有了極其大的改善。
而且,樓蘭和周國自從結成同盟國之後,一直大力地支援周國的各方各麵,在周國困難的時候,一直沒有放棄過對他們的援助。所以,周國的複興之路,並沒有受到太大的挫折。
另一方麵,盧煥龍所特別組建的尖刀部隊已經有了穩定的框架,各方麵都已經按照預定的軌道運轉起來,擁有了十分恐怖的戰鬥力。在農閑之時,沙場點兵,這支尖刀部隊可以說是出盡了風頭,好不威風。讓其他的將士都是佩服之至,暗道自己一定要努力練功,爭取有機會進入到其中。而被淘汰出來的將士更是感慨不已,他們從未放棄,隻是在等待著有朝一日,重新回到這支令人豔羨的部隊。
這一年時間過來,盧煥龍一直在調查著趙宋楚,尤其是趙國的動靜。在去年,他們損失慘重,趙國更是幾乎都快要上氣不接下氣了。失敗之後,他們三國之間的同盟關係旋即分崩瓦解,一去不複返。楚國和宋國更是不滿趙國在此次行動中的表現,對趙國請求援助的希望,給予了無情的回複。
盧煥龍的尖刀部隊早已經調查清楚,趙國在這一年中,在原有三四萬將士的基礎上,半帶強行地征召了將近兩萬的壯丁入伍,如今的兵力,總共將近六萬。這些兵力看起來不少,但是由於趙國知曉他們樹敵周邊,所以四方都需要有眾多的將士把守,尤以周國方向為重點,部署的兵力兩萬有餘。
考慮到已經給了趙國太多的緩和時間,盧煥龍覺得再不進攻的話,往後隻會更加地艱難。周國的補給方麵,盧煥龍其實也並不是很擔心,因為他本來就沒有打算出動太多的兵力。
在和周馨兒奏明要進攻趙國,奪取失地的時候,周馨兒沒有反對,隻是要求盧煥龍不要親自前去,讓沈豐帶著將士們去就行了。這方麵,盧煥龍自然不會答應,因為這支尖刀部隊雖然沒有自己的指揮,也會形成戰鬥力,但是有了自己的指揮,就一定會發揮出更大更恐怖的戰鬥力。
至於朝中的大臣,願意的自然願意,不願意又能怎麼樣。現如今的朝廷,除了周馨兒和丞相李天痕,就是盧煥龍的話最管用了。而大臣們都知道,周馨兒和李天痕兩個幾乎都是聽從盧煥龍的話的,那他的任何決定,就相當於是聖旨一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