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佛,道(1 / 3)

佛其實也是修煉者,隻不過佛的修煉和修真者有很大的不同,他們主要是意念的修煉,天道初始,其實是有佛的一席之地的,當然,那時候的佛,並沒有自己的空間,也就是後來的佛域,隻有後來佛界老祖釋迦牟尼用自己的金身做架,舍利做本,化作了一件可進化型的空間神器,釋迦紫金缽。經過多代弟子的使用和不斷進化,最終形成後來的佛域,一個特殊的界,釋迦紫金缽煉製成功的初始就是一個完整的界,隻不過空間太小,僅可容納一隻蚊子,如此神器,當初被眾多各界的高手嘲笑,以生命化作神器,最終隻能裝一隻蚊子,這是何等天大的笑話。可眾多佛子僧人卻並不如此認為,當時曾有一佛子站出來說道,一沙一世界,一指量萬裏,讓眾多高手刮目相看。

釋迦紫金缽最終在眾多佛宗高手的佛氣灌養下,界得範圍越來越大,最終成為後來的佛域。疆域幾乎無限,是所有各界中最大的一界。隻是可惜,佛域隻允許佛宗弟子,僧人,以及特殊情況下道宗的人入內,其他人想進也進不去。佛域,在佛子,僧人,修道者的眼裏,就是所謂的西方極樂世界。據說,隻要一心向佛,潛心業力,就一定能夠達到西方極樂,即所謂的佛域。

在佛域形成之後,佛宗弟子的數量空間增加,修佛,修道的人也越來越多。無論修佛也好,修道也罷,吸納的都是意念的力量,業力,或者供奉之力,都是意念之力,這種力量曾經有費佛宗的人研究過,隻是,想要掌握這種李冰,對心境的要求實在太高,佛宗弟子雖然在那時遍布天下,可真正的高手卻並沒有多少,整個偌大佛域,隻有區區百人而已,和修真界動輒百萬千萬的修真者相比,數量相差實在懸殊到了比無可比的地步。但是,一旦佛宗或者道宗修煉有成,那修為進境就是一日千裏萬裏,速度決不是普通的修真者能夠比擬的。這也是為什麼後來各界聯合起來將佛宗弟子趕盡殺絕的原因。佛域中人數雖然少,可是他們的實力足夠影響到其他各界。

佛宗之人號稱被趕緊殺絕,實際上並非如此,佛宗最後一代佛主釋迦滄瀾,為避免戰端,導致各界大亂,引起生靈塗炭,將絕大多數的佛子破例帶入佛域,到百萬年的現在,也隻剩下部分傳說。

修真者可以為惡,但是佛宗弟子卻萬不能為惡,他們需要業力來修煉,業力就是因人引善後的意念之力,說白了可以理解為善之意念,為惡,是修不成佛得,除了佛之外,還有一個佛宗的偏門分支——僧人。僧與佛並不相同,雖然也都是靠業力修煉,不過,除了業力,僧人也可吸納供奉之力,因此,僧其實是佛與道的混合體,僧的修為按理來說本該很高,畢竟兩廂吸收,互補長短,可實際上,僧一般很難達到太高的修為,原因未知。

而道,依靠供奉之力來提升修為,供奉之力就是廣大修煉者和非修煉者,對某人的敬仰意念,敬仰同樣是一種意念,這種意念和業力不同,業力並非需要針對某人,而供奉之力卻有極強的指定性,比如眾人對三國期間的諸葛孔明極為敬仰,甚至設有孔明廟堂,供人燒香供奉,孔明就可以吸收這些人的敬仰意念,來加深自己的修為,孔明本身就是道家傳人,修為在當時自然是不低。所以修道之人,大多都是名垂千古,功貫古今之輩。所以,道家修煉與佛家修煉基本上道理相通,都是依靠萬人,百萬人的意念之力加持才能夠提高自身。

隻是可惜,百萬年前,佛道兩家被眾多修真者聯合抵製絞殺,使得佛道兩家不得不離開凡人界,而進入佛域和道堂,從此不再入市,善惡輪回消失,善惡也就沒了根本約束,人世常倫也就失去了公卑常理。善者越少,惡者越多,以至於到現在人心淪喪,天道淪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