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3章 日本月球基地的設想(1 / 1)

日本在21世紀初,想在月球上建立有10位日本人生活的基地,以進行科學研究和資源勘察曠從2013年起,日本可用3年時間建成可供10人居住的月球基地。基地中心部由三個直徑眯、長15米圓柱體形裝置組成居住艙。它的總居住麵積約為100平方米。如果除去隻有地球六分之一的重力外,在基地內可以舒適地生活。需要的能源由功率100瓦的月球原予爐和太陽電池供應。

在進行月球科學研究和資源勘察時,宇航員用推土機型月行車在月麵工作。考慮月球上宇航員健康狀況,月球繞地球一圈28天,宇航員需要從地球輪換。月球升降飛船在月球軌道上飛行,與來自地球的宇宙飛船對接。月球升降飛船、居住艙以及月球基地設備總重至少為240噸,用運載火箭分19次運到月麵上組裝。

建立月球基地後,宇航員們不需從地球運去建築材料,而現場取材。原料棍凝土采用月岩內含有的石灰石,用液氧和液氫造的水與月麵沙混合而成。建築是積木式房屋,由邊長35米、高56米的六角柱混凝土組裝成巢式結構基地。用的混凝土要防護來自空間強烈的輻射線。日本川崎重工業公司在真空失重環境下,作了攪拌混凝土實驗。在地麵真空環境裏試驗強度不變的組件是成功的。

月球基地不可能很快建造起來。在建基地之前需要用無人探測器先行作深入調查。日本擬90年代末發射一顆繞月極軌道衛星,先用遙感勘察整個月虱、進而發射“鑽探機”著陸月麵作地質鑽探,以了解月麵生地質結構,獲取詳縉資料。到2000年,日本計劃發射月球機器人,讓機器人在月麵上行走,選定月辣基地最適當地點。如果能按計劃進行,21世紀用改進型的H-2可能發射第二艘載著日本人的宇宙飛船著陸月球。為此目的,還須專門研製新的宇宙飛行器,往返空間站與月球之間,因此將來把國際自由空間站作為中途轉運站。日本建立月球基地需要國際合作,日本在建立未來月球基地時將提供高性能的智能機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