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我們常常可以看到在空中盤旋、飛行的昆蟲,它是詩人所讚美的“碧玉眼睛雲母翅,輕於蝴蝶瘦於蜂”的小飛行家--蜻蜓。

蜻蜓的飛行技巧高明得很,其他會飛的昆蟲無可比擬。

它每秒種飛行10~20米,一小時竟能飛上36~72千米,這還不算,它總是從早到晚不知疲倦地飛行,它可以連續飛行幾百裏而不著陸休息。它的飛行花樣很多:一會兒輪流地振動著前翅和後翅;一會兒突然伸直兩個翅膀滑翔;刹那間,它會停在空中,一動也不動,它不但能向前飛行,還有向後飛行的本事哩!在追捕小昆蟲時,幾乎是做垂直向上的飛行,也能突然降落,停在一個細細的枝梢上,轉眼之間又飛得無影無蹤了。

蜻蜓出色飛行的奧妙在哪裏?在於有專門用於飛翔的兩對寬大透明奇特翅膀。這兩對翅膀很像四隻風箏,又輕又健,真是一種超輕型結構。胸部牽動翅膀飛行的胸肌發達,稍為收縮,翅膀就輕而易舉地揮動起來,一秒鍾可撲動30~50次,比其他昆蟲多幾倍。不但如此,它還可以利用空氣上升的浮力而滑翔,在風和日麗的日子裏,隻要揮動兩三下翅膀,就可以滑翔1米多遠。加上它的頭又圓又滑,身體細長,飛行時空氣阻力不大,它的神經調節也很靈敏,保證它能自由自在地飛翔,更妙的是,蜻蜓每片翅膀前緣的上方,都有一塊深色的角質加厚部分--翅痣,這塊小小的東西能防止快速飛行時發生震顫,翅膀也不會因此而折斷,飛行時身體安穩就不會蕩來蕩去或墜落下來。人們仿照翅痣,在飛機的機翼上添加了加厚的裝置,克服震顫,使飛機能在高空中快速而穩當地飛行。

最近,飛機製造家根據蜻蜓翅膀結構的特點,用塑料製成了“昆蟲飛機”,已經成功地飛上了天空,這種用無線電操縱的昆蟲飛機,可以用來運載負荷不大的攝影器材進行航空攝影,進行山區運輸等,它比一般飛機,甚至直升飛機安全得多。完全排除了飛機由於速度降低而出現的事故,這也算是蜻蜓為人類立下的一大功勞。

你看見過兩個蜻蜓擁抱著飛行嗎?這是一雌一雄在舉行婚禮呢!當雄蜻蜓的精子成熟後,便將生殖孔中的精子移入前麵的藏精囊中,然後拚命追逐雌蜻蜓,用腹部末端的握夾,抱住雌蜻蜓的頭頸和前胸,這時雌蜻蜓也彎著身子,用腳抱住雄蜻蜓的腹部,並將腹端生殖器伸向雄性藏精囊。人們叫這個怪動作為蜻蜓咬尾巴。也許你還見過,蜻蜓在水麵飛行,每隔一會兒,就飛近水麵把腹部末端沾一下水,人們稱它為“蜻蜓點水”,這個現象唐朝詩人杜甫的詩中早已有記載,謂之“點水蜻蜓款款飛”。蜻蜓為什麼要點水?原來這是受精後的雌蜻蜓在產卵,為繁殖後代辛勤忙碌。蜻蜓雖然是飛行家,幼年時期卻是在水中度過,水中生活的時間很長,少則一兩年,多則三五年。它們生活在水裏,吞食蚊子幼蟲孑孓,才出水麵羽化成飛翔的蜻蜓飛上天空。

蜻蜓飛翔在空中,瞪著一對燈籠般的大眼睛,伸展著長長的翅膀,在空中四處巡邏,捕食它最愛吃的蚊子、蒼蠅等飛蟲。

有人觀察過,一隻大蜻蜓兩小時內能吃掉40隻蒼蠅,或者上百隻蚊子。蜻蜓在空中疾飛,一看到蚊子,馬上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把蚊子逮住。蜻蜓頭上有兩個大的由1萬隻小眼睛組合成的複眼,使它能左顧右盼,看上看下。它的頭還可來個180轉向,異常靈活,任何蚊子在它的前麵飛過,都休想逃得掉。另外,在靠近胸部前方的腳上有刺又有爪,彎曲自如,不管大小昆蟲,都能牢牢捉住,送進它堅硬的口器裏咬得粉碎,然後吞進肚裏。可見蜻蜓是人類的好朋友,小朋友不要為了貪玩而隨便把蜻蜓打死。

蜻蜓還是自然界的天氣預報員。晴天,它飛得高,飛得巧。但當要下雨的時候,由於空中濕度大,它的翅膀被空中水汽弄濕了,荷重增大,加上氣壓低阻力大,因此,蜻蜓飛起來顯得那樣沉重,常常低空回旋。這就預示天氣將由陰轉雨,正如民間所說“蜻蜓低飛雨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