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是藏汙納垢、肮髒不堪的代名詞。不能登上大雅之堂。
自有人類的地方,就會產生垃圾。尤其是城市,每天會產生堆積如山的垃圾。
垃圾,讓人無法目睹,又發出難聞的氣味。然而,人類扯又扯不掉它,摔又摔不掉它。垃圾伴隨人們的生活、活動而生,想逃避又不是現實。
堆積如山的垃圾,嚴重困擾著人們的生活。
怎麼辦?怎樣來消除垃圾帶來的隱患呢?
科學家們急人們之所急,在垃圾的領域內進行了積極地探索,終於掌握了讓垃圾“變廢為寶”的新路子。這就是讓垃圾發電。
垃圾發電的基本原理是:通過發酵工藝,使垃圾產生沼氣,再將沼氣轉化為電能。
從理論上計算,一個垃圾處理廠,若每天能處理垃圾1200噸的話,每天可發12萬千瓦的能量。
現在,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在開發垃圾“資源”。
1991年,德國凱爾彭市垃圾處理場建成,采用高新技術設施,每年能處理城市垃圾10萬噸,並把垃圾中的廢紙、木材和其他有機物運到發酵沼氣廠,將其轉化為沼氣。
法國南部的利摩日地區建立了兩座垃圾處理站,每年能處理垃圾85萬噸,每小時可產沼氣800萬立方米。
拉丁美洲地區垃圾堆埋場的沼氣,年產已達8820萬立方米。
美國、英國建立了每天可處理3000多噸垃圾的處理工廠。日本很重視利用垃圾產生的能量來發電。日本厚生省計劃今後將從垃圾中每年回收相當於16億噸標準煤的能量,相當於日本年耗煤的2/3。
可見,垃圾發電如同風起雲湧,許多國家都在實施這一工程。
我國杭州天子嶺垃圾填埋廠自1991年建成以來,已填埋垃圾200多萬噸,進入了生產沼氣的高峰期,已具備建立生物能電廠的條件。
1996年3月,杭州天子嶺垃圾填埋場與加拿大環境技術公司簽訂了合同,合作開發沼氣。從加拿大運進兩台燃氣發電機組,每台機組容量為18兆瓦,燃燒沼氣發電。
值得稱頌的是,用垃圾產生沼氣,變廢為寶,是一件功德無量的大好事、因為既能將肮髒不堪的垃圾變為有機肥料,又能代替煤、石油發電,減少汙染。同時,經過淨化處理可做汽車燃料,還可代替煤氣為人們提供廉價的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