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山洪災害發生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麵:
1.地質地貌因素
山洪災害易發地區地形往往是山高、坡陡、穀深,切割深度大,侵蝕溝穀發育,其地質大部分是滲透強度不大的土壤,如紫色砂頁岩、泥質岩、紅砂岩、板頁岩發育而成的抗蝕性較弱土壤,遇水易軟化、易崩解,極有利於強降雨後地表徑流迅速彙集,一遇到較強的地表衝擊時,從而形成山洪災害。
2.氣象水文因素
副熱帶高壓的北跳南移,西風帶環流的南侵北退,以及東南季風與西南季風的輻合交彙,形成了山區不穩定的氣候係統,往往造成持續或集中的高強度降雨;氣溫升高導致冰雪融化加快或因攔洪工程潰決而形成洪水。據統計,發生山洪災害主要是由於受災地區前期降雨持續偏多,使土壤水分飽和,地表鬆動,遇局地短時強降雨後,降雨迅速彙集成地表徑流而引發溪溝水位暴漲、泥石流、崩塌、山體滑坡。從整體發生發展的物理過程可知,發生山洪災害主要還是持續的降雨和短時強降雨而引發的。
3.人類活動因素
山丘地區過度開發土地,或者陡坡開荒,或工程建設對山體造成破壞,改變地形、地貌,破壞天然植被,亂砍濫伐森林,失去水源涵養作用,均易發生山洪。由於人類活動造成河道的不斷被侵占,河道嚴重淤塞,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也是山洪災害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