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少年時 第四章 奇怪的魚(2 / 2)

酒足飯飽之後,少年聽從父母曾經的安排,練字讀書。翻著書本,自飛石降世數千年來,從遠古人們觀石悟道,而後世人得修行之法。世人能降妖魔野獸,成為萬物之靈長。然而道難言,後世人又從飛石中得到啟發,便以麵為畫,以線為字,世間從此有點圖畫文字,通行大陸。而書籍記載了古時逸事,妙言怪談,妖魔鬼怪,大唐詩詞之類,不一而足。

此前阿牛不理解,在父母消失之後,阿牛更加努力,他知道這些將給他在世間流浪尋找有極大的益處。他認為這或許是父母未死的一個證明,但也隻是他單純的推測而已。

阿牛此時看的正是他最喜歡的大唐詩人李太白的詩詞,在書中看到李太白早年正是出自西域,不過是處於西域與東土的交彙之處,蜀西綿州,東土大唐劍南道。其少年習劍,好詩書,喜道法,名揚劍南。後入大唐,與無名道人相識,作詩雲:天上白玉京,五樓十二城,仙人撫我頂,結發授長生。後得大唐名臣取號為謫仙人,自號太白道人。在詩書上又留青蓮居士。此人生平不詳,但十餘年前大唐安西節度使叛亂,太白道人與大唐安西節度使於黃河一戰,一死一傷之後,李太白不知所終。僅留幾卷詩書於世。大唐皇帝因其勞苦功高,親下詔書,尊李太白為國之供奉,以國家之力奉養。唐家世代為侯,與國同休。

阿牛感慨太白道人的不平凡的一生,也因太白道人出自西域,因而對其有種特別的感情,偏愛其詩詞。便期望某一天也能得到修行之法。既能尋找父母,也能仗劍天涯,以刀行天下。

…………

幾天後,阿牛並沒有想到任何行之有效的方法去解決這條魚,他也相信要在不殺死魚的前提下去找到魚的奇異之處對普通人而言是不可能的。這讓他感到很沮喪,幾天的失望彙在一起成為一股洪流讓阿牛感到自己已經快要被衝垮。他無奈,彷徨,走出房間,走向草原,走向小山,倒了下來。盡管周圍的牧草依舊鮮嫩,充滿生機,但阿牛卻感到秋天的潦落和冬天的冷漠。

小胖感覺到阿牛今天的不同,以為是他想起了父母而感到憂傷,並沒有察覺到阿牛真正難過的原因。

許久以後……

阿牛從地上站起來:“畢竟要堅強下去,這條魚的出現本身就是意外,是我對它期望太高了。但不管有沒有這條魚,我依舊是要去尋找到我的父母。既然如此,也就沒什麼可失望的了。”阿牛心想,“即使再有不甘,又能如何?既然努力過,結果怎樣就怎樣吧!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畢竟也要繼續生活的。”

阿牛回到家,操刀徹底解決了這條魚,將無用的內髒埋入土中,將魚肉清理幹淨,放入了鍋中,這期間他完整的找了魚的任何部位,期望在魚身上找到什麼東西,但事與願違。阿牛像是生氣般將煮熟的魚肉吃的幹幹淨淨。然後用刀割了自己的手指,血一直在流,他所期待的並未發生。他默默的擦了酒,包上了步。

如此過了五天,阿牛像往常一樣牧羊練刀,仿佛什麼都沒有發生,然而,有些事情發生了就是發生了,改變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