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伏讓虎丫等人護送這二少爺回客棧。他則跟著上官錦跟著捕快們去詳述了一下經過。其實也沒什麼大事兒。雖然捕頭問了他們的名姓和籍貫。但上官錦隻是回答,京城人士,姓蘇,家中是經商的。然後就送出來了。
而那位吳員外也同時離開了衙門,他快走幾步感到上官錦身後:“這位小公子留步。”
上官錦扭頭;“原來是吳員外。不知道還有什麼事情嗎?”
吳員外微微躬身:“令弟幫了我的忙,我自然不能沒有表示。無以為報,也不能以銀錢玷汙孩子的純善之舉。但在下在本城開了一家溢香居酒樓。可否請令弟及公子您全府一起來飲茶?”
上官錦自然不會答應:“實在不用吳員外如此客氣。就像舍弟所言,路見不平而已。對於習武之人而言,這是分內之事。所以千萬不要掛懷。我家中父母管教甚嚴,加之家中祖母對舍弟十分寵愛,若是被知道在當街與賊人追趕,這怕是會讓老人家擔心。所以還望吳員外見諒,您的好意我們心領了,但茶就不用飲了。”
上官錦回到客棧之後,剛拐到他們住的小院兒,就聽到母親在訓斥弟弟。他一點兒也沒有過去說情的意思,而是先去找了父親說明方才在衙門的經過。
上官麟今天也是被嚇了一跳。虎丫把所有的經過包括最後那賊人想要偷襲上官吉的事情都說了一遍。所以這下他這個慈父也生氣了。這孩子等於是隻顧眼前,一點兒都沒有周全防備的心思,這樣的事情若是再發生。那誰知道他下次一時衝動惹到的會是什麼樣的人?到底這孩子也才五歲,五歲的本領學的多精湛,也是跟自己的同齡人比會超出去尋常。可若是跟真正的武林高手比,那差距絕非一星半點兒。所以他今天才沒在一邊兒和稀泥。
聽大兒子說完經過之後。他欣慰的拍了片兒子的肩膀:“做得好。幸虧你機靈,不然讓吉兒去,指不定吧什麼都給抖落出來。”
上官錦哭笑不得:“父親,母親打算訓吉兒到什麼時候?”
上官麟聳了下肩膀:“這得看你母親的心情。不過吉兒今天雖然是做了好事。但行事過於魯莽。他明明可以讓屠伏或者是虎丫去抓人。卻偏偏自己沒打招呼就鬆開你的手自己去追趕。這實在是不像話了。”
“但到底也是做了好事。我希望您和母親最後還是要給他一點點獎勵。比如好吃的雞腿什麼的。不然我怕二弟將來覺得見義勇為都是錯的。”
上官麟笑了:“這一點你放心。你母親豈是那是非不分的人。隻是你二弟這小子有時候真的十分欠揍。不讓他張長記性,是肯定不行的。”
蘇心雨最後親自給兒子準備了一隻烤火雞。 雖然除了上官麟誰也不知道這烤火雞是哪兒出來的。但屠伏和虎丫他們跟隨多年,早就知道自家主子有神奇之處,自然不會意外,也不會過問,其他下麵的奴才又以為是買回來的。因此兩兄弟也沒懷疑,一人一個大雞腿,吃得上官吉把所有挨訓的委屈都給忘了。
說到這個火雞,原也不是在京城周遭有的物種。而是頭幾年大比國交易的時候給帶過來的。因為知道蘇心雨喜歡各種各樣的動植物,而通商的事情又一向多有淩王府這兩位主子來規劃。所以各國的人都會送一些植物的種子和可以拿來飼養的小動物。除了一些蘇心雨擔心會造成外來物種入侵,幹脆就留在了空間。像她熟悉的一些東西,就都貢獻了出來。火雞就是其中之一。而且因為這巨大的雞腿口感和味道都跟雞不一樣,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尤其是上官吉,一個人一頓吃一根火雞腿根本不叫事兒。
晚上躺下來的時候。蘇心雨歎了口氣。“這兒子可真難管。”
“他們已經很聽話了。而且吉兒到底也是做好事。雖然好事做不周到也容易變成對自己不利的壞事,但你跟他說過之後,他會記得的。”
蘇心雨靠在上官麟的懷裏,表情上透露出了一絲疲憊:“我不是覺得他做的不對。也不是覺得他記不住我的教訓。而是兩個孩子太有自己的主意了。有時候我很清楚他們雖然聽了我的話,卻又沒有按照我說的去做。”
上官麟親了親妻子的臉頰。“你看,又想這麼多了吧?你以前不是常說。孩子們有孩子們的想法。隻要他們做的不是錯事不是惡事,他們需要有自己的處事方法。現在怎麼就想控製他們了呢?”
蘇心雨愣了一下,隨後歎了口氣:“說得也是。以前總會說別人。現在自己也犯了那樣的錯。不過自己身上掉下來的肉,我是很的擔心他們會走彎路。但細想想,隻有自己走了彎路,才知道下一次怎麼走才是最好的。罷了,我也不多想了。咱們其實還是得趕緊趕路。到了地方之後還要收拾妥當,之後奶奶和娘還有伯娘他們回來的時候才能有地方住。那邊的王府想必她們住著也不會舒坦。還是要在兩界村附近尋一個合適的地方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