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再上路,上官麟他們就一路直奔了欒山。用了薛大同給他們的路線圖,果然比預計時間快了五日之多。而這五日的時間差足以讓一支軍隊攻下一座城池,所以到了欒山縣之後,上官麟先到了軍營接管了這裏的兵權,而後就是派人將之前已經在野外駐紮的人馬都招入了軍營。
而蘇心雨此時的身份就是軍師。雖然這個軍師看起來太年輕,沒有多少人信服。但關於如何在欒山的交界處設下埋伏的建議,這位少年軍師的確是個奇才。有些招數他們這些常年在山林中駐守的人都想不到,這位軍師卻說得頭頭是道。
“下麵的油布一定要結實,中層土也要用油一定要沒有味道,隻要他們掉下去,就立刻射出火箭,隻要引燃,就是一片火海。但是在那之前,我們這邊要先砍伐出隔離帶。就是將樹木枯枝都清除幹淨。舍掉幾百米的林地,能換他們死傷無數,也算值得。至於樹木,戰爭結束之後再栽種也不遲。”
對這些古代人而言,山林樹木對他們並沒有多麼珍貴。所以蘇心雨擔心的破壞樹木他們並不以為意。但這個法子卻比之前他們用的單純的挖陷坑要狠辣得多,自然也要更有效。其最有效力的並非是“火坑”燒人本身,而是人對於突如其來的大火都會有本能的恐懼。而且他們這邊砍出了隔離帶可以保證火勢不會蔓延到他們這邊,但夷狄那邊卻不然,一旦火勢燒下去,就可能會是一場巨大的災難。欒山山脈可以過人的部分,以他們挖“火坑”的範圍來計算,可以一並點燃的足有五十裏。而隻要風向正確,那些在這五十裏林地和沼澤裏的兵,怕是會屍骨無存。而這裏日後也將會成為夷狄人絕對不敢踏足的死亡之地。
但不得不說,危害也是有的。巨大的山火一定會給當地的氣候帶來極大的影像,甚至是對於這些靠狩獵衛生的村民而言,未來需要有很多年都不可能再以此為生,可比起兩國交兵這裏成為殺戮的戰場。就連這裏的百姓在幫忙挖坑砍樹的時候也沒有意見。
“火坑”這個辦法的確利比弊大。但挖坑事小,怎麼看準了風向才是真。而他們也不能完全保證一定可以火燒那麼多,所以再往下來,他們也要有一個集中戰鬥的產地。山林上沒辦法大規模作戰,而夷狄人更擅長在林中生活,所以他們得獎戰場引到更利於他們的地方。所以上官麟接下裏要做的,就是將欒山縣治下的所有村子都搬走。百姓一個不留。除了想要參軍打仗,或者要做女兵的人,其他的沒有反抗的餘地。
這件事其實不好辦。更多人都是故土難離,何況這山林裏還有他們的祖墳在。但這是戰爭,並不是朝廷征用他們的土地。蘇心雨親自帶著人到那些不願意離開的人家去挨家做工作。倒是比上官麟更辛苦一些。
到了欒山已經二十七天了。蘇心雨今天從胡家村離開,在村長胡老山的引領下,去了山中一個無名的小山村。那裏也有三十來戶人家,當年是發生過一場傳染病,這些帶病的人都被各村的人趕進了山中。當初跟著進山的,有的是病患自己一人,也有的是舉家一起進山的。後來這些人在山坳裏找到了可以生活的地方,倒是安定了下來。也就行成了一個不喜歡跟外麵交流的小村莊。
蘇心雨聽胡老山說完這些,心裏挺不是滋味兒。這些人身患重病卻被趕出來,怕是心裏都帶著怨恨。而且能在深山裏生存下來的,應該也都有一股倔勁兒,所以她起初覺得,今天的行程不會太順利。
金雀小聲跟蘇心雨說:“公子,您若是覺得為難,咱們也可以讓人強行將他們帶走。到時候給他們一個安靜的生活環境也就是了。到了那裏不都是生活。”
蘇心雨搖頭:“那是不同的。人在絕境下活下來,靠的就是心中的堅持。那不僅僅是‘活著’兩個字。先去看看吧。或許可以很好說話。如果實在勸不動,才會用最後的方式。或許裏麵也會有我們想要找到的人。”
“您是說征兵?”
蘇心雨點頭:“嗯。你看半個月來,不是也招到幾個了。”
金雀實在沒有這麼樂觀。招女兵說得輕鬆,孤苦無依的女人也不少,有力氣甚至有能力自己製成一個家的女人也很多。但願意當兵吃皇糧,跟一群男人打交道的女子卻是少之又少。半個月,她們才找到三個人。也難為她家王妃還這麼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