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7章 納粹頭目鮑曼失蹤之謎(1 / 1)

馬丁·鮑曼是德國納粹黨全國黨務主管、總理府主任和希特勒的秘書,深得希特勒寵信。第二次世界大戰臨近結束時,他被希特勒指定為自己的遺囑執行人,實際上已成為德國政治權力僅小於希特勒的第二號人物。

鮑曼生於1900年,1925年加入納粹黨。長期追隨希特勒,並成為其忠實朋友和得力助手。鮑曼在納粹黨內和政府機構裏,沒有顯赫的官職和耀眼的頭銜,但實際上是操縱德國內部政治鬥爭和進行陰謀活動的一個極其重要的人物。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參與策劃和推行種族屠殺,在反對猶太人的活動中逐漸提高其在納粹黨內的地位。他還在軍隊中進行間諜活動,井根據政治態度之忠誠情況,把許多青年軍官作為插入軍隊中的間諜,維護納粹黨對軍隊的控製,他是希特勒寄予厚望的“基督教軍團”的駕馭者。

鮑曼始終是對猶太人進行迫害的積極倡議者。1942年10月9日他簽署了在德國全境限製猶太人活動的命令。他在備忘錄中還稱斯拉夫人是被“蘇維埃化了”的劣等民族,因此,“我們不需要他們,他們必須去死。”他為希特勒建立了與現實對抗的“堡壘”,希特勒可以在其中放縱其超現實的狂熱和盡其所能的歇斯底裏。鮑曼把應由希特勒處理的所有事情都簡化成十分簡單的行政公式,從而可以使希特勒從浩繁的文件堆中解脫出來。希特勒對此十分欣賞,稱鮑曼是“我最忠實的同誌”。這樣,鮑曼最終成為德國的秘密統治者。他還不停地從事反對其政治對手的馬基雅維利式的陰謀活動。

這位臭名昭著的納粹黨大管家,德國戰敗後一直不知去向。

作為第三帝國最神秘人物的鮑曼,在蘇軍隆隆炮聲臨近之時,納粹統治行將崩潰之際,還簽署了希特勒的遺囑,充當了希特勒與愛娃結婚的證人。希特勒曾指示他“要把國家的利益擺在個人感情之上”,但要設法拯救自己。當希特勒自殺後,鮑曼眼看已無力挽救傾覆的第三帝國,於1945年4月30日離開了元首地堡。

那麼,此後的鮑曼逃到哪裏去了呢?對這一問題的回答,長期以來可謂眾說紛紜。

希特勒的私人汽車司機提供了似乎相當真實的線索。根據這名叫伊利奇·基姆普卡的司機所言,鮑曼乘坦克企圖越過俄國邊界時,其坦克被一顆反坦克炮彈擊中,致使坦克起火爆炸。基姆普卡盡管當時眼睛什麼都看不清,但他堅持宣稱,他看見了鮑曼的屍體。

希特勒年輕時代的一位上司講的情形更為離奇。他說,鮑曼自殺了。他還宣稱,1945年5月2日他在柏林市施昔雷河北岸傷兵集中營裏親眼看見了鮑曼的屍體。

美國曆史學家路易斯·斯尼德關於鮑曼最終結局與前述兩位證人的說法則截然不同。他認為,當希特勒自殺時,鮑曼還在元首地堡裏,他是希特勒死後消失的。他或許是在從辦公室突圍時被殺死的。但他同時認為,鮑曼的屍體從未被發現過。

無論如何,疑點猶存。尤其在1946年從意大利北部一家修道院傳出鮑曼曾在那裏出現過,這以後有關發現他的報告層出不窮。同年,他的妻子吉爾達在南蒂羅爾死於癌症,盡管她的10個孩子都從戰爭中幸存下來。隨之,許多人懷疑,鮑曼像其他許多忠於納粹的黨徒一樣,可能通過意大利的羅馬逃到南美洲去了。

懷疑似乎是有道理的。據說,他曾以百萬富翁的身份在阿根廷住過,也有人說他隱藏在巴西或智利的某個地方。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他早已改名換姓,拋棄他在德國掌握他人生殺大權時所使用的姓名了。

事過多年,記憶也開始淡漠了,但在1973年4月又出人意料地出現了新的情況:聯邦德國一家法院宣布鮑曼已經死亡。但關於他下落的詳情,除這家法院存有檔案外,誰也無從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