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本書之前:
勿問不是第一次嚐試寫網絡小說,但以往進行過的嚐試都以潦草收場結束,這一次勿問會盡我所能為大家編製一個光怪陸離的現代異能世界。
ps:序章1和2可以選擇不看,因為序章目前沒有寫完,無法將情節完全交代完整。但如果為了保證情節的連貫性,讀者可以讀一讀,勿問在此謝謝讀者的支持!
ps:前方《史書》級預警!前麵幾章涉及到的曆史內容偏多,可能會比較繁雜,沒有耐心的讀者……實在沒有興趣看我不勉強,但請有興趣的讀者支持一下!
聲明:因為寫作功底的不足,勿問寫作的特點過分集中在對辭藻的堆砌上,所以內容顯得十分冗雜,勿問已經在盡力糾正這個缺點,前麵幾章過後內容就會相對簡化,希望大家見諒!
【17年前?炎曆2019年8月盛夏】
【華夏天國?神都首府天脊城】
每一個生活在天脊城的人無時無刻不被天脊城擁堵的交通所困擾著,對於大多數人而言,生活除了枯燥無味的上下班就是工作結束之後去酒吧夜店漫無目的的消遣。
比起日複一日的在家庭和職場中來回奔波,或許曾經厭倦的隻需在課堂上睡意朦朧地聽著講師絮絮叨叨的生活更加愜意吧。
人類是種既矛盾又聰明的生物,他們生活在世界的頂層,主宰著食物鏈的秩序,喉嚨裏還回味著前頓晚餐剛剛品嚐過的野味大餐,嘴上卻義正言辭堂而皇之地宣揚著某些令人正義感驟升之語。用謊言編織一個又一個自己都跳脫不出的夢境,企圖用違心的言論去感化那些生來隻看重利益的劊子手。
自欺欺人,不外如是。
作為華夏天國的經濟和政治中心,天脊城擁有著世界都為之側目的先進科技技術和管理機構。生活在這裏的人,即使是一個餐廳的臨時工,也會為自己在天脊城工作而感到自豪。而天脊城本地的居民,更是以生而棲於天脊城為榮。
說到科學技術,華夏許多的傑出科學工作者為人類文明的推衍做出過曾令世界矚目的貢獻。
僅以生物工程為例,4年之前也就是炎曆2015年的初秋,華夏頗有名氣的生物學專家餘茂川教授經過海量的科學測算和技術研究之後,得出一個令世界都為之振奮的消息!這個消息就是人類的細胞本質會在某些偶發情況下出現劇變,而劇變的直接結果是細胞會出現驚人的活力激增。
如果你不懂活力激增是什麼,那麼我們可以這樣理解,人類的衰老是因為細胞失去了應有的活力,導致人類身體各項機能和新陳代謝明顯下降。在生物學界,人類的衰老一直是一個難以攻克的課題,因為衰老似乎是自然界的某一鐵律,而腐舊的事物將被新生的事物所取代也是無法抵抗的時代洪流。生老病死,在凡人看來那是無法阻止的過程,也許你能夠通過一些特殊的手段使得衰老延緩,但是死亡終究會在你生命的最終時刻如期到來。
餘茂川教授的這一項研究成果標誌著人類如果能夠找到並定位使人類細胞活力激增的方法或媒介,那麼一定程度上就說明人類的生老病死可以被定向阻止。也就是說,倘若生老病死可以被無限期的延後,那麼就表示人類的生命可以無限期的延長甚至說是永生不死。
但是有了研究發現並不表示就有了具體的科研方案,餘茂川教授在曆經4年鍥而不舍的生物實驗之後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以世界上現有的技術水平,還無法完成對細胞活力衰減的定位和有效控製。而在得出這個結論之後,已年近6旬的餘茂川教授終於還是停止了研究。用餘茂川教授的話來說,想要達到控製和阻止人類細胞衰老的技術水平,恐怕還需要至少20年才有可能。然而20年後餘教授便是近90歲的高齡,那時候即使餘教授記憶力不減,也可能無力再進行生物研究了。
但是,餘教授的這一項研究成果已經堪稱人類生物研究領域的一座裏程碑,它不僅打破了人們生老病死不可違逆的傳統觀念,還為人類生命文明的衍進開拓了一條嶄新的道路。作為對餘教授傑出貢獻的表彰,世界生物學科研組織授予了餘教授這一領域最崇高的獎項——本世紀人類文明最傑出貢獻獎,而餘教授的科研貢獻也就此載入史冊。
在餘教授的事跡在世界範圍內廣為人知後,華夏人民再一次為餘教授是華夏民族後裔的事實感到驕傲和自豪。諸如餘教授又為華夏爭了一口氣雲雲不勝枚舉,而餘教授本人也得到了華夏領導階層的重視和重用。
【永生科研院】是取餘教授的研究課題含義而取名的科學研究所,這棟大樓足足有46層,即使是在高樓林立的天脊城那也稱得上是鳳毛麟角的存在了。它的管理機構直屬於華夏天國的中央,是華夏科研機構中屈指可數的翹楚之一。而譽滿天下的餘教授正是這棟科研院的院長,博學多才且知識淵博的餘教授當之無愧地坐鎮於此,哪怕是隻有一點點希望,他也要在自己壽終正寢之前完成自己一直沒有放棄的生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