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赴南鄉入穀時遇黑(1 / 2)

東蒙國沙石關西南三百裏,大周朝東庫關西北五百餘裏,兩國交彙,有一處水草豐厚的丘陵。丘陵下邊有一窪溫泉,溫泉方圓三五裏,周圍水草豐美植被茂密,卻是一個難得的頤養之地。

丘陵與水泉之間立了一座墓碑,上麵寫著顯考恩父周府君之靈,顯妣慈母金夫人之靈,下麵寫著兩首藏頭詩,正是當年周同為其父母立下的墓碑,撰作出的碑文。

多年風雨磨平了的墳頭重新添上了新土,墳前擺滿了香爐錢紙、沉香供物,周同伏地長跪,心中無比悲戚,眼眶裏的淚水不住勁的往外奔湧,卻不願發出哭聲。

日月輪轉,如此過了三天,第四天的清早,周同狠磕了幾個頭,慢慢的站起身,身下被淚水侵濕的一片幾乎成了窪地。“父母大人,孩兒武功還不盡如意,等到摸清了仇人的底細,從東海幻境出來,孩兒武功有所成就,就是為咱家雪恥的時候!父親大人,孩兒這就要出發了,去您的故鄉,看一看您當年所行過的足跡。父親大人,母親大人,二老安詳,孩兒還會回來的。”

僵硬的身體運轉一個‘大周天’輕易的恢複了,如今內功也算精湛,幾個日夜不吃不睡也沒什麼大礙。周同長呼了一口氣,吐出胸中積鬱的濁氣,揉揉發澀的眼睛,轉望四周,這裏水清草肥,果真是一塊兒大好地方,日後報了大仇,就到這裏來養老吧,陪在父母身邊,死也甘願。

周同感歎良久,忽然發覺一事,將一雙揉過眼皮的手背放在麵前看,手背上沾滿了黑乎乎的黃泥,不覺笑出聲來,“嗬嗬,就要離開東蒙國了,也沒有必要再去偽裝麵貌,總要人誤以為成三十多歲的大叔,可不是什麼好事,嗬嗬,東蒙的查幹哈森是個三十多的老男人,大周的周同可是隻有十七八歲的年輕小夥子呀!哈哈……”

池塘清水一年四季入手溫暖,周同脫了衣物爽爽快快的大洗了一回,蒙人的粗布灰衣扔到一旁不要了,換上了和師父一樣常年穿著的灰衣長衫。母親說大周朝乃是禮儀之邦,對衣著穿戴也很講究,還是稍稍整理一下的好,進了大周朝的城府也好見官。想到此,便著實打扮了一下,洗得烏黑發亮的長發也首次認真的打了結,如周朝人一般在頭頂綁了頭巾。在清水倒影中一看,還真是一位麵目端正且又白淨的大好書生相貌,再無原先那般鍋底臉稻草頭的彪悍模樣。

白馬似乎很樂意看到周同重回舊貌,大馬嘴不住勁的往洗過的白淨麵皮上****,周同笑道:“你也聰明,能看得出好壞臉來,好,等到了地頭賞你一碗酒喝!”翻身上馬,一聲斷喝,白馬四蹄尥開,飛蹄踏青而去。

東庫關乃是接壤東蒙國於西鴻國的要塞重鎮,由於常年無戰事,平常隻有大周朝一個團的兵力在此屯兵,由一個正團長正五品的督尉和一個副團長從五品參將率領。

大周朝最低編製稱做一個伍,最高長官是伍長,轄5人;一個什,什長,轄10人;一個隊,(隊長)把總,轄50人;一個旗,(旗長)遊擊,轄100人;一個司,(司長)副尉,轄500人;一個哨,(哨長)千總,轄1000人;一個營,營長,守備和都尉官爵都可以統領,轄2500人;一個團,(團長)督尉、參將,轄5000人。團長營長等指的是實職,而督尉、參將、都尉等是武官的官爵,以品階高低排序,督尉是正五品;參將從五品;都統正六品;都尉從六品;守備(營長)正七品;千總(哨長)從七品;副尉(司長)正八品;遊擊(旗長)從八品;把總(隊長)正九品;還有無品階的什長和伍長。

大周朝武官的最高領兵官職是統領一方的元帥或者總督,通常都是禦賜封名的大將軍擔任,官爵一般是正一品或從一品,也算是做官做到極致了,往往都會被皇帝賜予公侯爵位,用來共宗耀祖,世代傳襲。

周同少年時熟讀周朝曆史掌故,今次前來更是做了一番細致了解,對於此也還知情了解。兩國多年未有戰事,東庫關日常管理鬆懈,把守城門的也就派了一個十人隊,由一位什長率領。

守城的士兵見來人身高馬大,卻是一介書生打扮,再說也是大周朝的穿著,接過竹板做就的身份令牌,確認無假,點點頭道:“周同,大周仕雍元年年四月六日子時的,真看不出你還不到十八歲呀,我原以為你總有二十多歲吧,哈啊哈!哦,你是肅北領固永縣人?我知道,那裏前些年遭了水患,淹死了好多人,許多村子都沒了!你們周家園子還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