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 聖誕節(1 / 1)

12月25日的聖誕節(christmas)是西方國家最大最熱鬧的節日,節期從12月24日到翌年1月6日。聖誕節本來是基督教徒紀念耶穌誕生的日子,由於人們格外重視,它已經成為西方國家全民性的節日,其盛大可以和新年相提並論,類似於我國過春節。今天,聖誕節已經成為一個普天同慶的日子,在中國,許多人也用近乎狂熱的心情過起了聖誕節。

節日由來

聖誕節的慶祝活動從12月24日夜間開始,半夜時分達到最高潮。這一夜就被稱為聖誕夜。待到聖誕節黎明時,熟人們相見,都要親切地互相祝賀“聖誕快樂!”。琳琅滿目的聖誕樹上掛滿禮物、彩花和彩燈,聖誕老人給大家分發禮物,小孩子們手舞足蹈,手拉手圍著聖誕樹跳起歡樂的舞蹈。個個興高采烈,處處都有慶祝活動。

聖誕節之所以是基督教裏最大的節日,這是因為它是紀念耶穌的誕生日。聖經上說,聖母瑪利亞受聖靈而懷孕,在返家路途上經過一座小城——伯利恒,遇上所有旅店客滿,被迫在客店的馬槽裏產下耶穌。據說,那天在遙遠的東方有三個賢士追隨著天上一顆明亮的星星找到耶穌,並且膜拜安詳地睡在馬槽裏的耶穌,也有牧羊人聽到有天使的聲音向大家報告耶穌誕生的佳音。後人為紀念耶穌的誕生,便定12月25日為聖誕節,年年望彌撒,紀念耶穌的出世。

由於耶穌準確的誕生之日已經不可考,但多數的考古學家都認為應該是在劃分世紀的那一年,據稱,聖誕樹最早出現在古羅馬12月中旬的農神節,德國傳教士尼古斯在公元8世紀用縱樹供奉聖嬰。也就是公元前一年。為了紀念耶穌的誕生,早期的基督教派便將羅馬帝國波斯太陽神密特拉的誕辰改為聖誕節,節日定於12月25日。這是教會初期力圖把異教徒的風俗習慣基督教化的措施之一。後來,雖然大多數教會都接受12月25日為聖誕節,但又因各地教會使用的曆書不同,具體日期不能統一,於是就把12月24日到第二年的1月6日定為聖誕節節期,各地教會可以根據當地具體情況在這段節期之內慶祝聖誕節。隨著基督教的廣泛傳播,聖誕節已成為各教派基督徒,甚至廣大非基督徒群眾的一個重要節日。在歐美許多國家,人們非常重視這個節日,把它和新年連在一起,而慶祝。活動之熱鬧與隆重大大超過了新年,成為一個全民的節日。聖誕節有的主要紀念活動都與耶穌降生的傳說有關。

西方人以紅、綠、白三色為吉祥的聖誕色,聖誕節來臨時家家戶戶都要用聖誕色來裝飾。紅色的有聖誕花和聖誕蠟燭,綠色的是聖誕樹,而紅色與白色相映成趣的便是聖誕老人了。

耶穌的出生

《聖經》上說,上帝決定讓他的獨生子耶穌基督投生人間,找個母親,然後就在人間生活,以便人們能更好地了解上帝、學習熱愛上帝和更好地相互關愛。

傳說耶穌是因著聖靈成孕,由童女瑪麗亞所生的。神還派遣使者加伯列在夢中曉諭約瑟,對他說:“不要嘀咕了,把瑪麗亞娶回家。她懷的孩子來自聖靈。她將生下個男孩子,你們給孩子起名叫耶穌,因為他將從罪惡中拯救人們。”

在基督出生前,羅馬皇帝奧古斯頒下旨意,叫天下人都報名上冊。因此大家都要回到老家,按照本族本家登記注冊。聖母瑪麗亞的丈夫約瑟本是猶太大衛家的人,於是他們離開拿撒勒城,回到伯利恒居住。可是當他們到達伯利恒時,天色已晚,城中的客店已全住滿,隻好暫時棲息在馬棚裏。就在這夜,耶穌要出生了!於是瑪麗亞隻好在馬槽上生下耶穌。西方人過聖誕節時給郵差或傭人的節禮,通常放在一個小盒裏,所以英文稱為“Christmas Box”。這天夜裏,天使光臨到伯利恒郊外,向守護羊群的牧人報告了這一喜訊。與此同時,東方有三位賢士發現天上有一顆新星,他們在這顆星的指引下來到伯利恒,找到了耶穌和他的母親瑪麗亞,並送上黃金和乳香等珍貴禮品。後人為紀念耶穌的誕生,便定12月25日為聖誕節,年年望彌撒,紀念耶穌的出世。

提到聖誕節,人們首先想到的便是裝飾得琳琅滿目的聖誕樹。在西方,不論是否基督徒,過聖誕節時都要準備一棵聖誕樹,以增添節日的歡樂氣氛。

聖誕節用冬青和槲寄生點綴環境,是西方人的又一傳統習俗。

正像中國人過春節要吃年夜飯一樣,歐美人在12月24日這天晚上,全家人一般也都要相聚在一起舉行聖誕晚餐。

在孩子們的想象中,每年聖誕節,聖誕老人趕著八匹馴鹿,駕著雪橇從北方而來,由煙囪進入各家各戶,把聖誕禮物裝在襪子裏。

聖誕帽是一頂紅色帽子,據說睡覺時戴上可以睡得安穩和暖和,此外第二天你還會發現在帽子裏多了些心愛的人送的禮物。聖誕聚會是聖誕節必不可少的節目,有家庭式、朋友式、情人式的各種各樣聚會。

以聖誕卡向親友祝福是聖誕節最普遍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