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天葬者(2 / 2)

天機印,步步營,有去無回不聞聲!

這便是從前盜墓高手對於這種機關的形容,雖然有人將天機印形容為一種非同尋常的道家陣法,卻無人能夠站出來答疑解惑。

這樣看來,不管我們遇到的究竟是髯屍籠還是天機印,又或者是兩者的混合體,總之目的是想要困住我們這些外來者,也算是有異曲同工之妙。

但是,石頭又該如何解釋?為什麼髯屍籠的外麵,會堆滿巨大的石塊?

一個三四五六七!一共七塊巨大的岩石,每一塊都有一人合抱的大小。堆在布置著天機印的屍籠之上,就是為了不讓其從黃沙之中現形出來麼?

“不,這裏一定另有蹊蹺!”我最終將視線重新落在了那具包裹著白布的幹屍上。

腦海中靈光一閃,記起穆南迪還曾經說向我講述過很多古代的喪葬習俗。對於蒙古族而言,幾乎沒有什麼特殊的墓葬習慣,唯一時常使用到的,便是天葬。

古代的蒙古族,以古部落的形式繁衍著後代,往往在生活中信仰薩滿教。薩滿教有一種喪葬習俗類似於西藏的天葬,叫蒙古天葬,同樣也是公認的最高喪葬形式。

蒙古天葬送葬之前,需要由至親操持一切,將死者屍體捆成“S”形,再用白布緊緊纏裹。包括眼、口鼻等五官,以及身軀的各個角落。

等到正式送葬日的日子,卻將屍體裝入一條大口袋或用死者生前所穿大皮袍裹住,用駱駝、馬或牛馱到天葬場,天葬場一般在離居住點很遠的荒漠和曠野。

到達後,負責禱告之人煨燥、念經,並在地麵上挖出來一個坑洞,把死者生前喜吃食物、茶葉放入坑內。

除了食物祭品之外,還要放入八件寶物,如金、銀、銅、鐵、玉等等,貧苦人家也可以使用死者生前管慣用的珍惜之物所替代,但一定要是八件的數目。

將坑埋平之後,坑上放置一塊巨大的白石頭。此刻將屍體穿著的皮袍,以及身上的白布脫去,放在白石頭上麵。左手曲屈折疊放在腦袋下麵,而頭部枕在白石頭上,就像是睡覺一般。這是取了即使死者已經離開了這個世界,也依然有人願意為他服侍關心的含義。

而擺放醒目的石頭是告訴旁人:此處安葬過死人,若再安葬,請選別處。至於屍體,之後自然會有野獸和鷹鵑吃掉。

屍體被處理成這幅模樣,加上我們是在騰格裏天漠之中淪陷於此。既然這裏是曾經蒙古鐵騎馳騁疆土範圍,便和蒙古天葬脫不離幹係。

而穆南迪還清清楚楚的提起過。在成吉思汗的那個時代,最為盛行這樣的方式。

想到這裏,在不安和疑惑之中,我隱約感到了一絲興奮

“張小天,你是不是在想,這裏的情景,除了像是結合髯屍籠和天機印之外,還像是加入了蒙古天葬的元素?”

“你怎麼知道,我在想什麼?”我先是一愣,下意識的問道。

“我不光猜到了你在想什麼。還知道另外一個傳說!”曼珠沙華有用一種似笑非笑的語氣回答道:“成吉思汗的肉身,當年就是使用了天葬的方式。而那座被稱為亡靈國度的陵墓,則僅僅是成吉思汗的衣冠和魂魄而已。”

她接著說道:“如果我們真的能夠確定這是一處蒙古天葬。此地的位置就算是已經摸到亡靈國度的門口了。”

“看祭物!”我們幾個人幾乎是異口同聲。

然而,當我在手電光線的照射下,想要嚐試翻動那具屍體的時候,卻忽然聽到了清晰的摩擦聲響,就像是兩塊潑過水的鐵片生鏽之後交叉劃過的那種。

隻不過,這種聲響是從屍體身上傳來的。

我們立刻放棄將屍體挪到一邊的念頭,而是用拂塵銀槍輕輕劃動,將布條撕裂成為兩半。

幹涸的屍骨,各個部位收縮程度不同,骨骼和和內髒的突起在腹部表麵留下凹凸不平的印記,但依然能夠見到正中間有一道清晰的人工縫合痕跡。

屍體腹部的傷口足足有五寸長,而聲音同樣來自於這道傷口裏麵。

“撲哧……”我再次用力一探,將整個槍尖都刺進了屍體裏麵,稍稍的旋轉了半圈,然後猛然沿著傷口分布的方向滑動。

“叮叮當當……”

手電光線掠過之後,出現了幾道和屍體顏色不同的玄青色痕跡,上麵星芒一樣的彩色斑點,像是蒙上了汙垢。

“這是,彎刀!?”

在我們的震驚之下,植入屍體中的器物數量已經被確定,不多不少,正是八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