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節肢動物——知識篇(1)(1 / 3)

第一節 動物界內稱第一——昆蟲綱

你看五彩蝴蝶的優雅翻飛、蜻蜓的矯健身影、蟋蟀的盡興彈琴、蟬兒的狂熱歌唱。與我們人類一樣,昆蟲也在屬於它們自己的樂園裏不停地說著話,唱著歌,跳著舞。可以說,人類並不是一個孤立的存在,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包括黃蜂、蜘蛛、蝴蝶在內,都在同一個緊密聯係的係統之中,昆蟲也是地球生物鏈上不可缺少的一環。既然昆蟲與人類的關係如此密切,那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神奇的昆蟲世界吧!

1.昆蟲的特征

世界上約有100萬種昆蟲,每年還陸續發現0.5萬~1萬新種,約占動物界種數的80%。昆蟲的成蟲都是有繁殖能力的昆蟲,它們都具有這樣一些基本特征:身體分成頭、胸、腹3個部分;胸部有6條腿;胸部有4個翅膀(也有的沒有翅膀);頭的上端有兩根觸角;頭部有兩個複眼,也有的是單眼。

體分三段頭胸腹,

兩對翅膀三對足。

一對觸須生頭部,

骨骼全部在體表。

一年四季多變態,

遍布全球旺家族。

依據這首歌謠就能輕鬆認定蒼蠅、蚊子都是昆蟲,蟑螂也是。

但是蜘蛛不是昆蟲,因為蜘蛛有8條腿,身體還不是分三段。那麼蜻蜓是不是昆蟲呢?依據是什麼呢?

2.最原始的昆蟲——原尾蟲

昆蟲在地球曆史上出現得很早,早在3.5億年前就有最原始的昆蟲出現。最早出現的是原尾蟲,是一些白色或者黃白色的小蟲,最大的個體體積隻有兩毫米左右。它們喜歡生活在潮濕的地方,一般在石塊和草根下都會見到它們。

原尾蟲沒有翅膀,也沒有眼睛,更沒有觸角,它們經常會把第一對足高抬在頭的前方,代做觸角的功能。原尾蟲的特征和其他昆蟲的特征很不同,這也是它的原始性的體現。

3.現存最古老的昆蟲——蟑螂

蟑螂是我們居家生活中常見的害蟲,這種扁平的小蟲子在廚房中、衣櫃裏到處作惡。那蟑螂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昆蟲呢?它是怎麼進化成現在這個樣子的呢?在這一節裏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這個生命力超強的小家夥。

早在距今石炭紀時期(3.6億~2.8億年前),氣候溫和,食物豐富。地球上的昆蟲快速地發展,蟑螂就是在這個時期誕生的,在當時還是一種很占優勢的飛行動物。古代的蟑螂和現在我們見到的蟑螂差別不是很大,都有兩對翅膀,會撲動翅膀作短距離的飛行,屬於昆蟲家族中名副其實的“長老”。

蟑螂在我們現實生活中真是隨處可見,不過幾乎沒有人對它們懷有好感。在現存的各類文獻中,蟑螂被視為一種對人類生存十分有害,並必須消滅的害蟲。但根據近年生物學家的研究,蟑螂是一種很愛清潔的昆蟲,專門清除環境中的垃圾。日常家居中出現蟑螂其實是環境狀況惡化的警號。假若居住環境清潔,蟑螂就沒有生存的空間。

在漢語各地方言裏蟑螂的各種稱呼很有意思,例如中國湖北叫它做“灶馬子”,川渝兩地稱“偷油婆”,香港則叫作蟑螂為“小強”。“小強”這一稱呼源於周星馳在電影《唐伯虎點秋香》一幕的訛稱,說蟑螂是自己的朋友“小強”;後來電視劇《男親女愛》(黃子華、鄭裕玲主演)的男主角亦稱自己的蟑螂寵物為“小強”,令此稱呼街知巷聞。

蟑螂的身體帶有大量的病菌,也是哮喘病或其他過敏反應的過敏源。蟑螂的生命力十分頑強。由於中樞神經不在頭部,蟑螂被掐掉頭部後還可以存活9天,但是最終會被渴死。蟑螂的天敵是蜘蛛、蠍子、蜈蚣、螞蟻、蟾蜍、蜥蜴等。另外,貓、猴子及老鼠也會捕食蟑螂。在生態上屬於清除者的角色,是其他動物的食物來源。蟑螂卵在澳大利亞、泰國、日本以及美國,都被認為是高蛋白食品;從中醫藥的角度上講,則被認為有利尿的功能。這種動物也經常被用作實驗的材料。

4.光明的使者——螢火蟲

在中國古代有“囊螢映雪”的成語故事,說的是古時窮苦的讀書人利用螢火蟲和白雪的光亮刻苦讀書的故事。

在涼風習習的仲夏之夜,半空中閃著點點螢火,就像一個個提著燈籠在夜空中巡遊的天使,伴著怕黑的孩子安然入睡,為夜晚走路的遊人照亮方向,讓黑暗的世界充滿光明和希望。那麼,螢火蟲為什麼能發光呢?古人說螢火蟲是腐草化成的,這是真的嗎?

螢火蟲隻能在黑夜發光,而在白天是不能發光的。那麼,螢火蟲為什麼能發光呢?動物學家發現,這種昆蟲的尾部有個發光器,裏麵有一種叫做熒光素的物質。它在熒光酶的作用下和氧氣進行化合,便發出熒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