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樹背上的文字——木材趣聞(2)(2 / 2)

此外,木材加工產品更是受到人們的喜愛。鋸末水解可得葡萄糖、酒精等物質。50千克鋸末可提取糖槳37千克或結晶葡萄糖10千克,一般食用或藥用均可。每1立方米幹鋸末,可提取酒精70千克,飼料酵酶18千克,醛4.2千克,幹冰18千克,木素板33平方米。

樺樹皮可提煉樺皮焦油,它可用來配製木材防腐劑,或加工提取汽油等物質。

用1立方米木材,能製成150多千克的人造絲或人造毛,相當於7.5畝棉田的年產量或20~30隻羊的年產毛量。還有用於房屋建築、家具等用的膠合板、纖維板等大都是森林采伐和木材加工剩餘的“廢物”製成的。至於車輛上的輪胎,大家肯定知道是從橡膠樹上“脫胎”而來的。

其次,植樹造林可為人類提供氧氣,淨化空氣,美化環境,有利於生態環境的保護。我們知道人每天吸入氧氣,呼出二氧化碳,樹正好相反,它的葉子在陽光照耀下不斷進行光合作用——吸入二氧化碳,釋放出氧氣。據統計,一畝樹林每天能吸收67千克二氧化碳,釋放出49千克氧氣,足可供65個成年人呼吸用。由於森林具有遮陰避風、樹木呼吸和蒸騰作用,因此有成片樹林的地方冬暖夏涼,可以避暑療養。樹木能黏附空氣中的塵埃而使空氣清潔、新鮮。科學測試表明:一畝樹林一個月可吸收有毒氣體二氧化硫4千克,一年可吸收塵埃2萬~6萬千克。

此外,樹木在呼吸過程中,可產生大量特殊空氣,能治療一些疾病,對人體有良好作用,如樺樹、楊樹、檜樹等能分泌出植物雜菌素,就可以殺死白喉、肺結核、傷寒、痢疾等病的原菌。道路兩旁栽樹可以降低噪音。另外,多種多樣的樹型、花果和翠綠的枝葉可以美化環境,為人們學習、工作和生活提供理想化環境。

再次,植樹造林能夠使水土得到保持,有效地控製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

我國許多地方植被覆蓋率低,水土流失嚴重。特別是黃河流域,由於土質鬆散,每到雨季,雨水衝刷,大量泥沙流入黃河,致使河水變渾,河床增高,給防洪防汛工作帶來了巨大的困難。所以,人們更應該多用植樹造林的方法,來控製水土的流失。為什麼呢,原因在於樹木有龐大的根係,這些根係像一隻隻巨手牢牢抓住了土壤。土壤中的水分,就被樹根吸收蓄存。據統計,1畝樹林比無林地區多蓄水2萬千克。

目前來看,要控製沙漠,最有效最主要的方法就是植樹造林。因為“沙漠向人類進攻的主要武器是風和沙”(竺可楨語),大量植樹造林,就可以形成一道道防護林,減少風的速度和力量,固定沙丘,起到控製風沙的作用。

4.愛美之心——紅木家具的保養

如果說,擁有一套紅木家具是一種莫大的幸福的話,那麼,對於“舊日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的紅木家具,它的保養也同樣重要。

中國的古典家具都是由榫頭連接而不是用鐵釘。同時,古典家具的材料不同於現代家具用鋸開的木板,因此木頭會隨溫度和氣候的變化而膨脹收縮。紅木家具更是如此,經常的保養是不可缺少的。

用花梨木、紅酸枝木、條紋烏木、雞翅木等紅木製作的家具更是高貴典雅,深受一些消費者的歡迎。但是紅木的材質硬、密度大,原木鋸解後,板材的幹燥周期較長,要完全消除木材內部的壓力,一般要3~5年的時間。為了減少紅木家具因幹縮造成的開裂變形,消費者在購買紅木家具後,要注意維修保養。

(1)紅木家具在室內擺放的位置應遠離門口、窗口、風口等空氣流動較強的部位,更不要受到陽光的照射。

(2)冬季不要擺放在暖氣附近,切忌室內溫度過熱,一般以人在室內穿著毛衣感覺舒適為宜。

(3)春、秋、冬三個季節要保持室內空氣不幹燥,宜用加濕器噴濕,室內養魚、養花也可以調節室內空氣濕度。

(4)夏天暑期來臨,要常開空調排濕,減少木材吸濕膨脹,避免榫結構部位濕漲變形而開縫。

(5)要保持家具整潔,日常可用陰幹的紗布擦拭灰塵。不宜使用化學光亮劑,以免漆膜發黏受損。一般人們家具漆膜的光亮度,可把核桃碾碎去皮,再用三層紗布包縫,製成油擦,紅木表麵上油後,再用紗布去油拋光。

(6)家具的頂、底等未上漆或漆膜薄的部位,可塗液體蠟,這樣可保護木材減少開裂變形。

(7)台類紅木家具的麵板,為了保護漆膜不被劃傷,又要顯示木材紋理,一般在台麵上放置厚玻璃板,且在玻璃板與台麵之間用小吸盤墊隔開,建議不要用透明聚乙烯水晶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