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五彩繽紛——木材天地(5)(3 / 3)

紅檜與扁柏合稱檜木,它的分布僅見於北美、日本及我國台灣省阿裏山區。據科學研測表明,檜木林是台灣省最古老的生態係,它與銀杏、水杉等同為世界頂級的古老珍寶。

可以說,紅檜為台灣省主要的造林樹種,同時,也是珍貴的經濟用材。其木材色淡而紅,質地細而結實,內含許多油脂,略香而無辛味,耐朽力高而不易腐朽。通常,它生長於海拔1700~3000米不等的山區,是台灣名副其實的特產樹種,被人們親切地稱作“神木”。

紅檜是常綠大喬木,成材後,樹高可達57米,地上直徑達6.5米;樹皮呈淡紅褐色,條片狀縱裂;生鱗葉的小枝扁平,排成一平麵;紅檜被稱為“亞洲樹王”,是我國特有的珍貴樹種,不但樹形高大雄偉,而且也是有名的長壽樹,我國台灣一些林海深處,百年以上樹齡的大樹隨處可見;從生物分類學角度來講,它隸屬植物中的扁柏屬。此外,對紅檜的研究,對於目前研究東亞、北美植物區係和植物地理有一定科學意義。

紅檜是東亞地區幾種大樹種之一,如我國台灣省阿裏山就保存著一棵被人們譽為“神木”的大樹,其高達57米,地上直徑6.5米,材積約504立方米,樹齡約300年,實為世界所罕有,更為有趣的是,在台中苗栗縣春安鄉有一株被稱為大雪山二號的“神木”,樹高55米,胸圍22.7米,樹幹中有一個大洞,洞內可放得下一頂供四人住的帳篷。人坐樹洞中,可看見周圍鬱鬱蔥蔥的山色和飛瀑流泉,好山好水盡收眼底,可謂是既帶幾分浪漫,又富有詩情畫意。

扁檜也叫側柏,常綠喬木,幼樹樹冠尖塔形,老樹廣圓形;其樹皮薄,淺褐色,呈薄片狀剝離;大枝斜出;小枝直展,扁平,無白粉;葉全為鱗片狀,球果卵形,熟前綠色,肉質,種鱗頂端反曲尖頭,成熟後變木質,開裂,紅褐色。

扁檜是我國最廣泛應用的園林樹種之一,常栽植於寺廟、陵墓地和庭園中。側柏能很好地適應這個環境,而且管理十分方便。此外,由於側柏壽命長,樹姿美,所以各地多有栽植,因而至今在名山大川常見側柏古樹自成景物。

另外,扁柏葉入藥使用,有涼血止血、祛風理濕、清涼收斂的效用;扁柏果實入藥則有潤血脈、滋養強壯、寧神益智、益血止汗及潤燥通便等功效。

總的來說,檜木是森林的驕子,它不僅高大、長壽,而且材質優良,色澤美觀,邊材呈淡紅黃色,心材近黃褐色,且有悅人的香氣;木材耐濕性強,加工後有光澤,是為造船、製作家具及建築的良好材料,目前,檜木正在成為器具和生活的時尚用品。

檜木不僅是建築和製造家具的高檔材料,它的藥用價值也十分高。檜木散發浪漫迷人的芳香氣息,含有豐富芬多精,100年不變,陰離子有益人體健康。一般而言,自然界中陰離子多於瀑布、溪泉、降雨及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所產生的新鮮空氣。

此外,檜木生長於高冷深山中,有的屹立不搖數千年,吸收著天地日月精華,因而累積大量芬多精,成為植物中帶氧量最多的一種。

6.古香之木——檀香木

檀香木又名白檀,隸屬植物檀香科中檀香屬的一種半寄生性常綠小喬木,高可達8~15米,胸徑約20~30厘米,小者僅3~5厘米。

花初開時為黃色,後為血紅色,木材奇香,常作為高級器具、鑲嵌、雕刻等用材。它主產於印度東部、泰國、印尼、馬來西亞、澳大利亞、斐濟等濕熱地區,其中,又以產自印度的老山檀為上乘之品。此外,我國的台灣、廣東等地也有引種栽培。

印度檀香木的特點是色白偏黃,油質大,散發的香味恒久。

而澳大利亞、印尼等地所產檀香木的質地、色澤、香度稍差一些,稱為“柔佛巴魯檀”。檀香樹是一種半寄生植物,生長極其緩慢,通常要數十年才能成材,為生長速度最慢的樹種之一,成熟的檀樹可高達1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