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起行(1 / 2)

默默的等待中,數日便過去。

即然是要用柴刀來應付危險,這幾日裏,楊易好好的熟悉了一番自己的兵器。將劍法中的劈、斬、截、撩、挑、鉤、掃等好好的用柴刀習練了一遍,以便遇險時能夠用得上。

煉氣術經過不斷的修習,境界也漸漸的穩固了。期間楊易也試過幾次引火術,雖未能夠施展出來,印訣與真氣的引導卻是熟練了不少。

這一日,楊易從修煉中收功醒來,轉身看看窗外的雨勢,已是能看清五十米左近的事物。楊易知道,是到了該離開的時候了。

起身收拾好要帶走的物品,其實也不多,楊易來時帶來的旅行包也是半滿而已,隨身帶著也不影響活動。

好好的給自己準備了一頓早餐,穿戴好自己的蓑衣、鬥笠。打開殿門,外麵已是大亮。楊易回身,眼神從大殿中的器物上一一掃過,尤其是放在供桌上的那把竹劍,深深的將其印在心底。緩緩的關上殿門,這裏是一切的起點,楊易不知道自己能否再次的回到這裏,但這個改變他人生的地方,將會永遠的銘刻在心中。

既然決定離開,那就不再猶豫,雖偶有感懷。轉過身,楊易頭也不回的沒入雨幕中,踏上了自己的修行之路。

楊易手持柴刀,心懷警惕,不時有大風大雨吹落的枯枝斷木,或是瘋狂生長的草木,攔在路上需要清理。此時最是危險,剛開始的幾次楊易差點著了道。在清理攔在路上的一棵斷木時,從中跳出幾隻已經大過拳頭的螳螂,瞬息間到眼前,楊易急忙用柴刀封擋,螳螂的前臂砍得柴刀當當直響。若是讓其抓在臉上,至少也是個毀容,楊易不由打個哆嗦。趕緊退後幾步,橫掃豎劈間將螳螂解決。經此之後楊易越發的小心了,還好,築基期的感官和反應都提升了不少,如此才未給楊易帶來太大的威脅。

大雨下了多日,路上有些打滑,為避免摔倒,楊易下腳也變得頗為謹慎。

行了半日,到達一處山穀,楊易停了下來。想不停也是不能,前麵山穀中黃滾滾一片,出現了泥石流。站在泥石流的邊上,朦朦朧朧中卻是根本望不到另一側。

楊易有些犯愁,依著峽穀一直走,繞過幾座高山是下山的唯一道路。如此洶湧的泥石流在眼前,隻能另想他法了。

找了塊大樹下的石頭坐下,楊易仔細回憶自己進山時走過的道路,想來現在自己是在盧山的東南麵,盧山比較接近於東北往西南的走向。在一處開闊地朝四處望了望,四周都是朦朦朧朧的高山,依著地勢,要快速的離開山區,一直向東走,應該是個不錯的選擇。

想到就做,稍作歇息,楊易便轉身走向了東麵的山林。

山林中根本沒有路可走,需要自己開道。在開道的同時,還需時刻警惕山上的毒蟲小獸,這對心神和體力都是個巨大的消耗。

深一腳,淺一腳的走在上山的路上,楊易在心中頗為羨慕那些飛簷走壁的武林人士。按理說,築基成功在武林中當算作先天境界,飛簷走壁也不是難事。隻是楊易從未修習過輕身功法,會的也僅有與家傳劍法配套的遊走騰挪而已。這點遊走騰挪的本事,在趕路上派不上什麼用場,有機會倒是可以好好學習一套輕身功法,以備不時之需。楊易也查詢過自己的傳承玉簡,輕身功法沒有,遁法卻是有好幾樣,對真元和境界要求都很高,楊易連個引火術都還沒能放出來,現在想修習還太早。

走在樹林中,草木長得鬱鬱蔥蔥。天地靈氣恢複,不僅人類得了好處,看來草木、蟲獸都受了影響,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靈氣過於狂暴,到現在楊易路上遇到的蟲、獸攻擊性都變得極強。

抬腿間,楊易突然朝左側一讓,右手揮刀,將頭頂樹上落下的一條“枯木”掃成兩節。隻見兩節“枯木”之間一股紅色的血液噴灑而出,楊易都已經不知道這是今天遇到的第幾條毒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