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凝視宇宙——人類“神創”之謎
1.生命科學——人類生物學
在沒有誕生自然科學之前,人類總是從古代傳說和宗教的角度來解釋人類的起源。我國古代就有女媧創造人類的神奇傳說,而國外的宗教就有上帝造人的動人故事。基督教認為,人是上帝用泥土創造的。從某種角度來說,所有宗教的誕生,大多都是為了解釋人存在的意義,關鍵是人是哪裏來的,即人類的起源。
然而從人的自身來說,人是什麼?人是從哪裏來的?人體是怎樣構成的?我們為什麼長成這個樣子、為什麼能夠生育、為什麼會有遺傳等問題,這些是關係到人作為一個生命所展現出來的一切現象,這些問題該如何解釋呢?
自從達爾文提出進化論學說之後,人類就開始在宗教之外,用科學的力量來找尋人的起源。於是,就有了自然科學——生物學作為自然科學裏的一門具體學科孕育而生,並且又衍生了無數的分支學科,人類生物學就是其中的一個分支學科。
生物學是研究生命現象的本質以及生物發生和發展規律的學科。自然界除了礦物、岩石、水和空氣等沒有生命的物質之外,還有微生物、植物、動物等有生命的生物。
生物種類繁多,形態結構和生命現象各不相同。有的形體很小,要用電子顯微鏡才能看到,如細胞;有的結構複雜,具備完善的器官係統,如人體結構。
生物學的具體內容是研究生命的基本特性和物質組成、生物的種類、形態結構、生理功能、遺傳、進化以及生物和環境的相互關係等。它的目的是弄清楚生命的規律,並運用這些規律來認識自然、改造自然,並更好地為人類服務。
顧名思義,人類生物學就是以人類為對象,研究人類的基本特性、形態結構、生理功能、遺傳、進化以及生物和環境的相互關係等的學科,從而使我們更好地了解自己,成為更富有人性和幸福的人。
2.一撇一捺——說你說我
人自身就來自於大自然,所以需要我們像探索大自然那樣來認識我們自身。人類的曆史,也就是人類不斷認識自我的過程。隻有更好地認識自我,我們才能更好地懂得自我、把握住自我。
人類是一個群體性的複雜話題,要尋覓人類的起源,還得從“人”這個簡單的個體說起。什麼是人?迄今為止,誰也說不清這個問題,人們還不能從精神的層麵上為我們自己下一個確切的定義。
在生物學上,人與黑猩猩、大猩猩、猩猩、長臂猿、合趾猿同屬人科的靈長目動物。人類與其他靈長目動物的不同在於:人有直立的身體、高度發達的大腦,以及由發達大腦發展而來的推理與語言能力。而且人會使用工具進行勞動,這是人和動物最大的區別。
從行為學上來看,人類懂得使用語言,具有多種複雜的互助性及社會組織,喜歡發展複雜的科技。這些行為學上的差異也衍生出各種文化不同的信仰、傳說、儀式、價值觀、社會規範。
然而,從社會學的角度來說,各種哲學流派都是在詮釋著“人是什麼”這個問題。
馬克思學說認為,“勞動創造了人”。對於這種觀點,不是說勞動使猿猴變成了人,而是說人有人的獨立性、人的地位、人的主動性、人的文化創造力,人的一切都在勞動中體現出來了。
笛卡兒論斷強調:“我思故我在。”它肯定了人的存在是基於人會思考,而且能夠思考。
如果說社會是人的社會,那麼,人就是社會的人。
自然界創造了人類,而勞動創造了人類社會。也就是說,人總是隻有個別的。具體的人,總是帶有社會性、階級性和個性的共同體。人的本性是善或是惡就是由這個多重性的共同體決定的,正是因為人在社會中的階段地位不同,於是才有了各種不同的善惡的觀點。
總之,人或人類,這個名詞可以從生物、精神與文化各個層麵來定義,或者是這些層麵定義的有機結合。
生物學上,人被分類為:真核總界——動物界——後生動物亞界——後口動物總門——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羊膜總綱——哺乳綱——真獸亞綱——靈長目——類人猿亞目——狹鼻猴次目——人猿超科——人科——人亞科——人屬——智人種,擁有高度發達的頭腦。
精神層麵上,人被描述為能夠使用各種靈魂的概念。在宗教中,這些靈魂被認為與神聖的力量或存在有關。而在神話學中,人的靈魂也會被拿來與其他類型動物作對照和比較。
文化人類學裏,人被定義為能夠使用語言、具有複雜的社會組織與科技發展,尤其是他們能夠建立團體與機構來達到互相支持與協助的目的。